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祝勇:烽烟南渡颠沛万里 “完璧”国宝延续文脉

2023-07-03 04: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知名作家、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右上图:第一批南迁文物箱在太和门前广场集中。右下图:文物在川陕公路艰难行进。

  1933年,为躲避战乱,保护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珍品免于损毁劫掠,一批老故宫人带着13427箱零64包文物离开紫禁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旅。今年是故宫文物南迁启程九十周年,由知名作家、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所著的新书《故宫文物南迁》近日出版,再现九十年前守护国宝南迁的壮举。\大公报记者 张 帅

  “相比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南迁的历史,故宫文物南迁的研究要少很多。”祝勇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故宫文物南迁时延二十五年,地迤万馀里,是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的、在战争中保护文物的一个奇迹,希望通过书写抵抗遗忘,记录下这段延续中华文脉的岁月。

  南迁文物件件珍贵

  日军进犯热河后,山海关告急,平津形势日益危险。祝勇介绍,局势危急,踏上南迁之路的故宫文物件件珍贵,其中有总计79338卷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佛学大百科全书《龙藏经》,还有每只重约一吨、上面镌刻着神秘文字的先秦石鼓等等。其中任意一件,都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长途运输转移,古物难免途中不生损失。像陈仓先秦石鼓在地下埋藏了千馀年,在唐代出土时已无人能识,上面镌刻的文字“一字可抵万金”,因此对打包过程要求极苛刻,要先用极薄极软的高丽纸蘸水浸湿,用镊子把湿软的高丽纸塞进石鼓裂缝里,而仅此一步骤就要花近一个月时间,然后再用薄棉花层层覆裹,用糨糊黏好,细麻绳捆扎。

  笨重如石鼓者难装,轻薄如瓷器者亦难装。填白脱胎瓷器薄如蛋壳,为了不在颠簸中产生破伤,装箱时需先把一块厚棉垫在下面,瓷器里铺一层薄棉,用纸包好系上绳子,然后把包与包间以及四围用棉花塞紧,上面再盖一层棉花一层稻草,最后把箱子钉好加封。

  而为了避免受到日军袭击,运送文物的火车没有从平津线转津浦线直达南京浦口,而是舍近求远,先走平汉线,由北平开到郑州,再转陇海线,由郑州开至徐州,最后绕回津浦线,由徐州开往南京。火车车顶四周都架有机关枪,行驶路线与到达各站时间是最高机密,所经地方均派军警护送,除了添煤、添水外沿途不停车。

  躲避战火南迁复西迁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南迁至南京朝天宫库房的文物又要悉数转移,分北、中、南三路运往西部大后方。其中,西迁北路由南京出发,经铁路运至西安、宝鸡,后由汽车运输,在大雪中翻越秦岭,进入四川,于峨眉山脚下落户;西迁南路经过桂林运至贵阳,后转至安顺;西迁中路则从重庆出发,在宜宾中转,运至乐山安谷乡存储。

  祝勇指出,在日军炮火的追击下,老故宫人从没有丢下责任,而是一日复一日、一站接一站地转运文物,每到一地,都以极大的耐心与小心,进行防虫、防潮、防火和防盗处理。

  当年在运送首批故宫文物走出紫禁城时,故宫曾要求每位司机和木板车工人在胸前都贴一枚带“吉”字的徽章,既作为工作标识,亦企盼吉祥。祝勇提到,或是天佑国宝,此后迁移途中故宫文物几次逢凶化吉。一次在由宜宾到乐山的水路上,纤绳中断,满载文物与人员的木船成为“不系之舟”,被水流裹挟向下游冲去。但谁也没有想到,船在河水里漂流了一段后竟自己向岸边冲去,在河滩上搁浅。在它的前方,正是著名的乐山大佛。

  另一次,汽车过绵阳一座简易小桥时翻车,不过翻车的地方刚好没有水。负责押运的那志良先生(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七十馀年)说:“有人说,文物是有灵的,炸弹炸不到它,每次都在文物运走之后,那个地方被炸;现在翻了车,也毁不到它。”

  文人报国艰苦卓绝

  即便在动荡不安的日子里,老故宫人亦仍漫无止境地整理索引和编目,按照文物所在的箱、行、列、库一一编入目录。这些目录的水准很高,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著名考古学家李济视察时,他们说出箱号,工作人员不出五分锺便都找到了箱件。

  “像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也忍受着时世艰困、岁月清寒,却没有一天放弃过学术事业。”祝勇对大公报记者称,让他尤其感动的是,在峨眉武庙,那志良先生与先秦石鼓为邻,每天办完一天公事,晚间回到武庙,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石鼓通考》。庄尚严先生一家,尽管吃的都是掺杂着谷壳稗子和石粒的“八宝饭”,仍每天看书、做功课,全家人的心与桌上那一盏燃烧菜油和灯芯草的“灯碗”一直亮着。

  “那先生还曾回忆,某天的行程,‘因为是个阴天,遍山皆云,汽车出入云海,风景格外好看。’沿途那么艰辛,而且那么危险,他们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祝勇认为,负责文物迁徙的故宫前辈在途中都保持着乐观的情绪,“虽仓皇疲惫衣履简陋,但内心笃实坚定,这是文化人身上特有的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气质”。

  文物受损不及万分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存文物集中运至重庆,并历时两年分批东归至南京。再到1958年,除部分故宫文物分三批随国民党“迁台”,以及部分留在南京等地外,当年南迁文物安全回到“出发地”北京。

  祝勇称,经过无数轰炸,走过千山万水,面对“潮、火、晒、虫、摔”,说文物没有损坏是不符合事实的。不过,在当时众多博物馆文物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故宫文物损失甚微。有学者指出,在战争环境中,故宫文物受损不及万分之一,“半壁河山,完璧国宝”,就算是在和平时期,要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文物万里迁存与保护,也是极为不易的,这在世界文物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保护奇迹。

  “国宝在,国就在。可以说,故宫文物南迁延续了中华千年的文脉!”祝勇还对大公报记者指出,更重要的是,故宫文物在迁存保护中还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展览,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这在当时极大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抗战必胜的信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