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戏棚今安在 二/一杉一竹显巧思 “只有香港保留原汁原味搭棚技艺”

2023-11-30 04:02: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传统戏棚外观。\资料图片

  戏棚搭建技艺早已在香港非遗清单之列,但如今专搭戏棚的棚厂,全港仅剩两间,香港戏棚搭建传承人陈煜光是其中一家的话事人。“香港只要还有地区筹办神诞、太平清醮等节庆,就需要搭建戏棚。只是现今戏棚搭建师傅愈见稀少,待到20年之后,很可能是听戏人尚在,筹办者也有心,却再也找不到懂这项技艺的人。”

  陈煜光感叹道,“现时内地已经没有了传统戏棚搭建技艺,澳门和马来西亚或许还有少少,但保存得原汁原味的只有香港。它是本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公报记者 刘 毅

  戏棚搭建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上千条竹枝、杉木排列纵横,无需钉铆,外盖锌铁片遮风挡雨,具有“随建随拆”、“灵活机动”的特点,棚内可容纳成百上千的观众观看演出。搭戏棚师傅爬上高高的棚架,用肉眼、手感,凭借经验而搭建。

  难吸引年轻人入行

  大公报记者专访当日,陈煜光正带领伙计在元朗足球场搭戏棚,为的是十年一次的元朗厦村乡的太平清醮活动。“上世纪50、60年代,不论是市区还是乡村,搭戏棚演戏比比皆是,甚至很多搭建在市区的戏棚,不仅能上演酬神的神功戏,还能举行商业演出,演出其他娱乐项目。但随后经济发展,不论是搭戏棚师傅,还是观众,都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陈煜光形容戏棚文化在香港的式微,跟社会发展不无关系。

  当日,只见搭戏棚师傅立于高高的棚架之上,如拥有“飞簷走壁”的技能一般,不管企得有多高,手上操控竹木的功夫始终娴熟。陈煜光谈得直白,“搭建戏棚风吹日晒,实在太辛苦。现在社会发达,年轻人选择工种多,薪资待遇也不错,为何一定要受这份苦?”

  陈煜光祖上在内地之时已在从事搭戏棚工作,然后父子之间代际相传,及至在香港落地生根,依然以搭戏棚作为生计:“真的不同于现在的后生仔,我们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家族就是经营戏棚生意,自然而然就入了行,一做就是五十年,搭棚即是为谋生。但如今呢?”他续称,如何让年轻人愿意入行,对于戏棚搭建技艺的传承而言,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转行后不走回头路

  曾经,陈煜光也收过一些学徒,但多是来去匆匆。“一两天是学不会搭戏棚的,一般都需要数年的努力,才能做到‘以眼丈量’、‘以手作尺’,不靠复杂的测量和计算,每条竹枝的长短、切割的位置及角度,全凭肉眼判断,全凭经验,这些都非一朝一夕可获得的能力。”

  箇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他指着地上摆放着的木条直言:“搭建之时,每一条都需要量度清楚,一条竹都要锯几次,才能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你想,同样的人工,搭建建筑棚日日有粮出,而且工作相对简单很多,年轻人谁愿入行?”

  搭戏棚师傅已然不足,过去三年疫情令仅有的师傅也纷纷转行,“疫情对于行业而言是重创。所有节庆活动都要取消,不办节,坊间就没有搭建戏棚的需求。无解,搭戏棚师傅也要吃饭,唯有转行做其他普通建筑棚工作。”陈煜光指出,其实现在有一些搭建筑棚的人识搭戏棚,但转行后就不再走回头路。

  搭戏棚需亲力亲为

  戏棚不一定就搭建在平地上,甚至悬崖、水上,只要能撑得起杉和竹,就可以搭建。多年间,陈煜光曾到香港多区诸如南丫岛、鸭脷洲、大澳、上水等地搭建戏棚,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蒲台岛的崖上戏棚,这间戏棚建立在风力强劲的悬崖边,都是凹凸不平的岩石之上,“搭建确实十分困难,地势险峻、高低不平,都需要十万分的谨慎,既要保证戏棚的支撑力,还要注重美观。我在结构上,加大用料,以增加支撑力度,且为了防止戏棚在下雨时进水,我把戏棚原本搭在天后庙上方的顶部,延伸到覆盖整个庙宇。”一竹一木,都体现搭建者巧思。

  如今,陈煜光表示忧心,“倘若没有新血加入,老一辈人,不论是搭棚师傅、抑或是筹办者,都在不断老去,待他们离开,何如?”虽然他认为戏棚不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全部消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再过几十年时间,相信会真的消失。与此同时,他也提到现在市面上一些工作坊形式的非遗技艺推广工作,“有一些手艺适合开设公众工作坊,但搭戏棚需要亲力亲为才可,故比之公众推广,更需要吸引新人入行,真正落手落脚地实践才可。”

  专访结束之时,记者遇见一位40岁上下的搭戏棚师傅,跟随陈煜光学习搭棚技艺,正觉得也有青年人肯入行之时,对方淡淡一笑说道:“我现在跟随陈师傅学习戏棚搭建技艺,并非为了以此为生计,只是想亲身了解,以方便日后的推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