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山宗水源 悠久历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2019-03-20 03:17: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世界屋簷,大美青海。青海,位於中国西北腹地,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连山矗立於北。独特的山水之间,流淌着苍茫的历史故事,承载着厚实的文化内涵,珍藏着宝贵的文物遗迹。二○一九年二月,《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在首都博物馆开展,舞蹈纹彩陶盆、铜鸠首犬吠牛杖首、金牌信符等国宝级文物登场讲述青海往事。

  青海,山水万重,农牧兼蓄,扼守要衝,民族融合。作为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的重要途经地和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历史悠久,东西方文化汇合。/郭京宁 文、图

  一 双孔石刀

  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已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小柴旦湖等遗址勾勒出人类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证据。

  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窰文化、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原始文化大放异彩,证明青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家窰文化的双孔石刀,呈长方形,凹背弧刃,通体磨光,双面开刃。器身并列钻有两孔,两孔周围钻出十五个小窝坑,加上两侧的羽毛状琢缺,排列秩序是不是像鹗面?这种钻孔石刀又称“爪廉”,是一种适用於黄河流域的农业用具。

  二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的彩陶纹样种类繁多,风格独特,造型饱满凝重,结构均衡严谨,笔锋流利生动,富於变化,具有流线韵律和强烈动感,在中国灿烂的远古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彩陶文化中的奇葩。

  马家窰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口沿处有成组的对顶三角纹和短斜线纹,外壁绘有三道平行弦纹,最引人注目之处在於口沿内壁绘有跳舞的人形图案。人形分为两组,一组十一人,一组十三人。他们头上带有宽大的头饰,下身穿着裙装,正手拉着手一起跳着欢快的集体舞,展示着高原先民优美的体态和轻盈的舞姿。人物之间以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人物的脚下饰有四条弦纹。

  这件盆舞蹈形象传神,堪称稀世珍宝。人像动作整齐一致,呈现出一副活生生的集体舞画面。静态中透着灵动,古樸中蕴着洒脱,隐隐瀰漫出远古文化的神韵,把远古时代人们翩翩起舞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据专家分析,陶盆上所绘的集体舞,与至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跳的锅莊舞十分相似。

  三 人头像彩陶壶

  马厂类型的人头像彩陶壶,人面部目、耳、口镂空,头髮、睫毛、鬍鬚皆用黑彩描绘。目半闭,翘鼻,口半张,鼓腹,腹部有对称的环形耳,上绘黑彩螺旋纹,整体画风写实写意兼具,人像如同一尊不倒翁。

  四 齐家文化的

  双口提樑彩陶壶

  著名的齐家文化,距今约四千二百年至三千六百年,是目前青海最早的青铜文化,分布於黄河上游地区。双口提樑彩陶壶,双口间用宽弧形提樑连接,通体用黑彩绘折线纹。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简洁明快。浑圆的壶身上,彩绘纹饰平均分布,表明古代匠人在绘纹前已计算好纹饰的大小和间距。等分圆周,表明他们已有樸素的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知识。这件器皿不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因为使用它倾倒液汁时,十分不便。因此这类器皿,应是在公众举行某种仪式时的特殊用器。

  五 四面人像铜杖首

  齐家文化之后是卡约文化,这是青海地区的本土文化。“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山地,是青海分布最广,最具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

  杖首是手杖的顶端装饰。四面人像铜杖首平座内空,四面雕有人像,其中两面人像面向一致,另外两面反向对称。人像高鼻阔目,头顶中脊凸起,与鼻樑连为一体。

  六 铜鸠首犬吠牛杖首

  如果说四面人像铜杖首展现的是威严,那麼铜鸠首犬吠牛杖首则展现的是田园情趣。鸠首杖为尊老敬老之物,多为古代老者所持。因为鸠是“不噎之鸟”,用鸠鸟作饰物,寓意“老人不噎”。

  鸠首杖的鸠首圆眼长喙微张,颈作管銎,鸠鸟头部有一母子牛。母牛犄角呈“○”形,背脊凸起,翘尾。腹下有一小牛吮乳状,鸠喙尖部站立一犬,与母牛相望,作犬吠状。让人不禁联想造型背后的故事:顽皮的小牛犊惹恼了牧犬后藏到妈妈的腹下吃奶去了,牧犬不依,跑来算帐,母牛瞪圆了眼威胁牧犬,不让牧犬靠近牠的孩子一步……

  七 辛店文化的彩陶靴

  辛店文化,距今约三千四百年至两千八百年,是羌人(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民族)创造的相当於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国内首次发现的彩陶靴,由底、帮、筒组成,靴内中空。靴型简单,但不乏时尚。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后以黑色绘回纹、双线带纹、三角纹,反映出河湟先民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令人惊叹不止。

  彩陶靴表现了古人帮底分件的结构要求,且懂得採用兽皮的不同部位製作帮和底,同时将摩擦原理应用於製靴工艺中,例如靴靿和靴面採用较薄的柔软的皮革,而靴底採用较厚的皮革。靴的造型与现代藏式雪地靴十分相似,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製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筒靴子,在世界製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八 汉代狼噬牛金牌饰

  秦汉时期,匈奴崛起於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时期“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青海羌人和西域羌人成为匈奴进攻汉王朝的辅助力量。汉武帝时期,西汉“北却匈奴,西逐诸羌”。张骞两次奉汉武帝命令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使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个整体。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汉昭帝时,西汉设置金城郡,自此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央管理的郡县体制。

  东汉时期则从金城郡中析置西平郡(今西宁市),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西部边疆。正是在此历史阶段,青海羌中道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

  金牌是匈奴文化的典型之物,用於繫挂,多以我国北方的动物为题材。作为本次展览中的“流量担当”,重三百六十五克的国宝级文物狼噬牛金牌饰,透雕出在茂密的灌木林裏,狼偷袭牛的瞬间情景:浓密枝叶的掩映下,一头缓步穿行的牛,忽然被藏匿於枝叶后的一隻狼噬咬住后腿,毫无防备的牛前腿弯曲,低首作挣扎状。整个画面充分表现出了狼的狡诈和牛的无奈。牌饰层次丰富,画面线条流动,是草原的生存法则和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紧张氛围的真实写照。

  九 玄武砚滴

  砚滴,是一种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魏晋时期的铜铸玄武砚滴,龟蛇合体。龟首前伸,双目圆睁,口衔一浅腹小碗。龟甲边缘呈莲瓣状,背部饰回纹,龟尾低垂。长蛇曲卧龟背,蛇头曲伏在龟颈右侧,花纹呈点状分布於蛇身。龟腹中空,龟背中央有一管状孔直通龟腹,是为注水口。同时,可以使用时控制水量。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圆管,无论如何倾斜,水都无法从龟口处滴出。而当拇指移开后,稍作倾斜,水即可经龟颈从龟口的小孔滴出,以此来控制水的流量。设计精巧,令人叹服。

  龟蛇合体,古称玄武,是“四灵”中的北方之神,气势雄浑,镇守北方,北方在五行中属水,用玄武做贮水的砚滴有其深意。这件器物设计精巧,融艺术性与实用性於一身,让人啧啧称奇。

  十 金扣蚌壳羽觞

  吐谷浑,为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之庶长子。他的孙子叶延继位后,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国号,并率领辽东鲜卑部西迁至青海东部等地,侵逼氐羌,成为强部。立国三百年,地跨三千里。“吐谷浑道”(“河南道”)因河西道堵塞而兴盛,成为沟通中亚、西亚与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自公元四世纪以后至七世纪下半叶,吐谷浑人成为青海历史的主角。吐蕃政权崛起后,逐渐向甘青地区扩张,於公元六六三年灭吐谷浑。

  “持觞劝侯嬴”,李白《侠客行》中的羽觞即耳杯,盛行於战国至魏晋时期。因两侧有半月形耳,如鸟之羽翼,故而得名。羽觞的材质多为漆、铜、金、银、玉、陶等,十六国时期西宁出土的金扣蚌壳羽觞,杯身由一整块蚌壳加工而成,口沿镶有金片,双耳也由金片製成。黄金与蚌壳之间连接紧密,可谓天衣无缝。黄金上还刻有细微的纹饰,既能美化和装饰酒杯,也能起到防滑的作用。青海并不产蚌,何况这是件十三点七厘米长,十厘米宽的大蚌,所以这件器物应是中原流传而来。

  十一 象饰金饰片

  都兰出土唐代的象纹金饰,轻薄,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它以花纹錾刻而成,方形边框,边缘有钉孔。大象长鼻大眼,张嘴长牙,一足抬起,腿腋下生花,背上有圆毯,中心呈花瓣三角星茫状,有带束繫,周边花草围绕。象非青海本土所有,而是来自异域,此饰片是文化交流的缩影。

  十二 唐代木鸟

  吐蕃政权灭吐谷浑之后,唐、蕃双方随即在青海地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军事与政治角逐。唐蕃时期兴起一条连接中原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道路—唐蕃古道。青海成为这条中原与南亚间商贸之道、民族友好之道的必经之路。

  唐代的木鸟,鸟首低垂,以墨绘眼,长颈,身上有两个平行的楔槽,用以装翅膀,尾翼上翘,做工精湛。

  十三 明铜鎏金观音像

  自元朝之后,青海河湟地区呈现出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发展的格局。这一时期,茶马贸易兴起,青海的茶马古道成为连通中原与藏区茶马贸易的重要通道。

  明代铜鎏金观音像,头戴佛冠,全身饰以璎珞腰带,手持莲枝,袒胸束腰,下部着裙,跣足立於莲花座上。体态细腰收腹,脐窝深陷,呈“S”形。手脚刻画灵活纤细,充满女性的柔媚之美。莲座上刻“大明永乐年施”铭文。整体风格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明代永宣宫廷的典範之作。

  青海,这片土地拥有曾经的辉煌。那些印刻着历史印记的精美彩陶、生动多彩的青铜器皿、肃穆莊严的宗教造像,无不令人惊叹祖先非凡的创造力,中华文明的远古流长。

  本展览将至二○一九年六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