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故宫宋瓷婉约自然

2019-04-10 03:17: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宋影青双狮枕

  在英文中,“中国”与“瓷器”是一个词,自十五世纪时就传入欧洲的瓷器以沉静的色彩、透明的胎体、优雅的图案、精巧的形状,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丰富信息,展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宋代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阶段,宋瓷代表着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陶瓷三十余万件,其中宋代钧窰出戟尊、影青双狮枕、耀州窰瓷塑像皆为宋瓷精粹。

  大公报记者 陈旻(文)

  宋瓷之美,美在质樸、收敛、温厚和含蓄。文物专家认为,宋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精髓的道家美学思想“道法自然”,认为无所用心的、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正能契合客观事物的自然天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自然交融,自然无为便成为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存在、生存和发展的最高法则。

  “道法自然” 天然雕饰

  宋瓷在造型上,承接了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并去掉了青铜器上繁缛的装饰,归纳成简练的线条,使器型显得更加流畅,器物古樸典雅,宛如天成。这种简洁明瞭、自然流畅的表达方法体现宋代瓷器以物说“道”的法用。

  在道家美学中,最美的就是最自然的,最高的审美标準和境界就是合乎自然之道,体现出素樸自然,恬淡无为。追求浑樸淡雅和樸素自然之美成为美的标杆和典範,艺术创作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深化了“自然天成”的审美情趣,这一审美情趣在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趣味和风格即为“平淡”。自然且平淡成为历代许多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审美。

  宋代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窰,其中以定窰创立最早,始烧於唐,以其刻花、画花、印花纹样装饰而闻名,汝、官、哥、钧各窰则以造型和釉色作为美化瓷器的手段。汝瓷釉如堆脂,钧瓷铜红窰变色釉绚丽多彩,官、哥窰器的开裂纹片,龙泉青瓷釉色之美,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耀州瓷的犀利刻花等,都成为后世追求模仿的典範。

  河南钧窰戟尊 静雅月白釉

  “夕阳紫翠忽成岚”,是古人用以形容钧窰窰变釉色的美妙诗句。那月白、天青、天蓝、紫红、海棠红或单一或错综掩映而呈现绚丽多彩的釉色,无一不是美至极致,令人叹绝。

  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出戟尊是北宋钧窰的名作,为宫廷陈设用瓷,明清两代为皇室珍藏品之一。此尊,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尊造型仿古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下呈以外撇圈足。颈、腹、胫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鬃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掩映的胎骨呈黄褐色。

  传世宋代钧窰瓷器以各式花盆、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较为少见。与此尊相同的器物共有9件流传於世,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钧窰月白釉出戟尊居多,其中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件藏品为魁。

  据专家介绍,这件出戟尊的造型设计特点,表现在组成尊体的外部轮廓线,自口、颈、肩至足部,均用微曲线勾勒。在长短不一的线型中,不见硬挺的直线,没有棱角明显的折线,也看不到大弧度的曲线,就连着意表现的小折肩部位,都是以细微曲线形成似折非折的弧度。柔韧的线型赋予高大的尊体以圆润、饱满、浑厚的风韵,贴在颈、腹、足部的对称式戟,使器型於浑厚中见古拙。径度与口径相若的喇叭形圈足,又增添了莊重感。此尊堪称为集雄浑、古樸、端莊於一体的完美造型,而覆盖在尊体上的匀淨月白釉,以其淡雅的色彩、含蓄的光泽,别赋尊体雍容博大的气韵。

  钧釉美,在於色彩丰富又以其複杂交错的变化展现出诗意唯美的审美意境。考古专家表示,九百年前在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的条件下,钧窰工匠通过对釉中氧化铝氧化铅含量的控制,成功地配製出分相釉,致使钧釉产生美妙而理想的外观效果,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覆盖在出戟尊尊体上的优雅、莹润的月白色乳光釉,是钧窰工匠纯熟的配釉技艺的结晶。这件完美的钧窰出戟尊,当是集成型、配釉、烧窰诸工艺之大成的杰作。

  影青双狮枕 堪比青白玉

  瓷枕是中国古代的夏令寝具,因具有凉爽怡人之功用,颇受人们喜爱,宋、金、元时期一度广为流行,南北瓷窰均曾大量烧造。宋代是瓷枕发展的兴盛时期,瓷枕在作为日用品广泛流行之外,更是艺术品,集造型、绘画、书法、文学於一体的工艺品。人们在各式各样的瓷枕上绘画书写,用多彩多姿的装饰纹样寄讬对美好生活的嚮往。宋代景德镇窰烧造的青白瓷枕,颜色淡雅,釉面光润,堪与天然青白玉相媲美,当时即被人们称作“玉枕”。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句中,“玉枕”即指当时景德镇窰烧造的青白瓷枕。可见,青白瓷枕在当时风靡一时。

  故宫博物院所藏宋影青双狮枕,高15.5厘米,长17.5厘米,宽13厘米,出土於湖北汉阳宋墓。此枕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枕面为如意形,中心内凹,刻饰缠枝莲纹;中部为凸雕双狮戏球;下部为腰圆形枕座。胎体厚重坚硬,除底部外,均施影青釉,釉色光润淡雅,有青白玉般的质感。枕的纹饰以简化的狮纹为主题,匠师在刻纹时,不求形态的逼真,而是从总体上把握对象的神韵,刻画的线条凝重而又豪放,具有典型的宋代瓷器装饰风格,是影青瓷的代表作品。

  “影青”是宋代具有独特风格的釉色品种,瓷质洁白,釉色青中现白、白中显青,在景德镇瓷器生产中佔有主要地位。宋代景德镇“影青”的出现目的是烧製出青白玉的结果。青白瓷不仅釉色与青白玉的色泽近似,而且质感也与青白玉相像,从而青白瓷博得了“假玉器”的称号,在江南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了“青白瓷系”。

  考古专家介绍道,此件瓷枕製作工艺精巧,在长圆形底座上雕塑成两隻狮子状,其上承以花瓣形枕面,面上印有花纹。运用雕塑、刻画、戳印圈点等技法,形象十分生动。这件双狮枕造型奇特,两隻狮子首尾相接,姿态雄健生动,尤其是此件双狮枕通体影青釉,釉面匀淨,更增玉质感。是一罕见难得的文物。

  耀州窰瓷塑像 塑藥王传神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瓷窰遍布全国各地,以产品工艺、釉色、造型、装饰所共有的特色,形成了各自的瓷窰体系,如定窰系、耀州窰系、钧窰系、磁州窰系、龙泉窰系、景德镇青白瓷系。

  中国古代的製瓷业至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耀州窰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创烧於唐代的耀州窰影响广泛。耀州窰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窰址以黄堡镇为代表。北宋是耀州窰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耀州窰青瓷的主要特点:纹饰刻得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爽利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

  耀州窰瓷雕塑作品传世与出土甚少,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宋代耀州窰烧造的青釉人物塑像,维妙维肖。塑像高46厘米,底径105厘米,通体施青釉,青中略显黄色。塑造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伫立男像。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凝视前方,两腮微鼓,双唇紧闭,沉稳自信,气定神閒。人物头戴蝴蝶结饰物,身披由树叶连成的长衣,左手托葫芦宝瓶,右手执草叶於胸前,腰间繫一布带,布带繫蝴蝶结,赤足立於圆托上。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整体造型高大,生动传神,显露出耀州窰陶匠对生活的细緻观察和製瓷水平的高超,这尊瓷塑作品为耀州窰中不多见的大型瓷塑作品。

  据考古专家介绍,传说黄堡镇旧有藥王庙,供奉唐代名医孙思邈,孙思邈是耀州孙家人,他精通医理、谙知藥物,对於中草藥的採集、栽培都有很大贡献,后人奉称他为“藥王”。中国医学史上被尊称为“藥王”者虽有多人,但唯有唐代医藥学家、思想家孙思邈享誉最广,影响最大,受到医学界和民间的广泛推崇,为他举办纪念活动也最为习常。专家说,孙思邈所在的陕西耀县紧临铜川,大名鼎鼎的孙思邈自然会成为宋代耀州窰工匠的创作素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