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珍罕丹青 千载传承

2020-09-02 04:2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如大浪淘沙般留下不少国宝级的书画珍品。在国家永久禁止出国出境展出的一百九十八件文物中,有三十七幅书画珍品。从有镇国之宝之称的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到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再到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北宋米芾《苕溪诗》;从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些熠熠生辉的书画传承数千载,给后世带来的是不被时光磨灭的感动,以及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大公报记者 葛 冲

  中国古代文化盛行的“六艺”中就有“书”,其意义包含但是不限於“书法”。在浩瀚书法珍品中,有一幅作品称得上是珍宝中的珍宝,它是出自西晋陆机之笔的《平复帖》。有报道称,《平复帖》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在故宫博物院历代书法展览中被陈列在前面,有“法帖之祖”的美誉。

  《平复帖》共九行八十四字,陆机用秃笔写於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樸,其字体为章草书。《平复帖》在民间流转千余年,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平复帖》大致於乾隆朝被收入清内府供皇家收藏,后清朝覆灭再度流落民间被张伯驹重金购得,并於一九五六年捐给政府交由故宫博物院珍藏。

  《伯远帖》至今古色照人

  而年代稍晚於《平复帖》的《伯远帖》,在书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亦和《平复帖》一样古色照人。《伯远帖》共五行四十七字,出自东晋书法家王珣之手,是王珣写的一封信,迄今问世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为成熟的行书,风格古逸洒脱,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令书法界沉迷寻味的是,整幅作品笔画较瘦劲,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疏朗飘逸,真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伯远帖》与《平复帖》一样,在民间流转千年后归於清皇室。清朝覆灭后,《伯远帖》被清朝没落老皇妃携出宫换钱,因此一度流散在外,辗转乱世中。直到一九五○年在香港出现,后由周恩来总理指示以重金购回,再交故宫博物院珍藏至今。

  《兰亭序》神龙本最精美

  至於久负盛名的唐代《兰亭序》神龙本亦在禁止出境展览的珍品之列,目前亦珍藏於故宫博物院。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係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

  《兰亭序》神龙本用笔俯仰反覆,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图片:故宫博物院官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