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五牛图》流转五十载终归国

2020-09-02 04:2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古代留存今世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且如此生动者,《五牛图》堪称孤品。图为《五牛图》局部

  五头姿态各异的牛出现在一个画面是什麼感觉?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有的牛能明显看到大眼睛,长睫毛,有的牛还很呆萌地吐着舌头……韩滉以淳樸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向后人展示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也成就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画作人韩滉不仅是唐代中期著名画家、也是唐中期知名宰相。或许是当朝宰相画家所作,《五牛图》卷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的热点,也正因为是书画收藏界的“大热”,《五牛图》在皇家和民间多番流转,也是命运多舛,中途还曾流落海外多年,於一九五○年代初惊现香港书画市场,后经政府出面重金购回修复,藏於故宫博物院。

  资料显示,明朝人最早著录,《五牛图》卷在北宋时曾收入内府,宋徽宗还曾题词签字,但这些痕迹都因后人的挖割而不复存在了,只有“睿思东阁”、“绍兴”这些南宋宫廷的印记表明它南渡的身世。

  元灭宋后,大书画家赵孟頫得到了这幅名画,如获巨宝,留下了“神气磊落、希世明笔”的题跋。到了明代,《五牛图》卷又陆续到了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项元汴与宋荦的手中。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广诏天下珍宝,韩滉《五牛图》局部《五牛图》卷被征召入宫,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并多次命大臣在卷后题跋。清朝末年,名画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一九○○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徐伯郊给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写信,表示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十万港元,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郑振铎知晓后立即报告给周恩来总理,周总理立即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係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六万港元成交。国宝虽然回归祖国,但经历了颠沛流离,画面上蒙满了尘垢,伤痕纍纍,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

  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八日,《五牛图》卷被送往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主持修复。经过淋洗髒污,画心洗、揭、刮、补、裁方、托心等,又补全了画心破洞处的颜色,再经镶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八个月后,装裱修复完成的《五牛图》卷旧貌换新颜,重焕生机,成为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