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拓洋通蕃 海上潮瓷 ──古代广东潮州窰瓷器揽粹

2022-06-14 04:2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上)唐代梅县水车窰四系长身大罐。(中)清代潮州窰“美玉”款青花花卉图案纹折腰碗。(下)民国潮州枫溪窰彩绘花蝶纹高足碗。

  唐代韩愈曾形容潮州:“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其物产之丰富、历史之悠久,可谓粤东地区一枚明珠。著名的潮绣、潮茶、潮塑、潮剧、潮州菜等编织成潮州地区独特的文化盛景,陶瓷业亦为自古以来潮州地区重要的手工产业,产品自唐至近代陆续行销海外,是粤地瓷业中独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彭晓云(文、图)

  李肇《唐国史补》言:“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唐代的广州已成为中国南部最重要的外贸港口之一,当时中国瓷器多由广州港输出并行销海外,以浙江越窰青瓷、湖南长沙窰褐釉瓷等为主,出口至东南亚等市场。

  水车青瓷 兴于盛唐

  古潮州地区坐拥得天独厚的瓷矿资源,且在唐代利用地缘优势,吸收借鉴了越窰、长沙窰等较为成熟的瓷器生产工艺,始烧青釉瓷,并得到迅速发展。今潮州市发现的上埠、北堤头、洪厝埠、竹园墩等唐代窰场,统称为潮州窰,另由于唐代梅州属于岭南道潮州所辖,因此今梅州市水车区发现的唐代坑口窰、杉山窰、罗屋坑、崇方山窰等,统称为水车窰,亦可属于当时的潮州窰范围。其中梅县水车窰是广州地区较为重要的唐代外销瓷产区。

  梅县水车窰位于今广东梅县水车镇灯塔村瓦坑口梅江河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便引起学界关注。随着愈加丰富的海外考古资料的曝光,在唐代“黑石号”沉船、泰国贪玛叻(Nakhon Sritham Marat)、郭各考(Ko Kho Khao)和林门波(Laem Pho)及菲律宾、印尼等多地遗址中均有发现水车窰瓷器,可见当时该类产品行销范围十分普及。唐代水车窰以生产青瓷为主,釉色青翠粉润,部分釉色青中见黄,釉面普遍布满极为细碎的冰裂开片,开片中常带有鳝鱼血色,由于烧成温度不高等缘故,胎釉结合度不高,因此釉面多伴有局部剥落现象。从器物外观上看,该类瓷器尤其是盘、碟类器物底部常见三枚半圆形刮擦痕迹,这也成为判定水车窰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笔架青白 繁于北宋

  九世纪上半叶,一艘载满船货的中国巨轮久久沉睡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之间的勿里洞岛附近,因该沉船西北一百五十米处有一座黑色大礁石,因此将其命名为“黑石号”沉船,该沉船出水的五万馀件瓷器中以越窰、长沙窰瓷器为主,另出现了部分梅县水车窰产品,如水车窰青釉碗,敞口、斜弧壁,内壁有等距四道出筋,玉璧底。足部刮去三块釉,以便支烧。釉色青润略偏黄,器表有细碎开片。该沉船最终目的地应为阿拉伯地区的某个港口,这类水车窰产品专门供往国外市场,但在整船出水瓷器中占比较小。另如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代水车窰窰址出土青釉双系罐,浅口,丰肩、敛腹,器型扁圆,肩部近颈处有两枚泥条形系,器物通体施青釉,釉色莹亮,胎色灰白,釉面遍布开片,开片处呈鳝鱼黄色。

  北宋是潮州窰的大发展时期,在今潮州东郊韩江东岸的笔架山处发现十馀座北宋窰址,遗迹残片十分可观。北宋潮州窰以生产白釉、青白釉瓷为主,兼产少量青釉、黄釉、酱釉、黑釉等瓷器,总体而言釉层较薄,胎釉结合度较好。产品器型多为盘、碗、碟、壶等日用生活器皿,另有莲花炉、佛像瓷塑、人物俑、动物俑等。装饰上,北宋潮州窰瓷器常见刻花、划花、贴塑、镂空等工艺,部分器物采用了局部施褐釉彩绘的装饰方法。

  一九二二年,在潮州城外西南方向名为羊皮岗处一座石窖中发现了四尊释迦牟尼瓷塑及一件贴塑仰莲瓣带柄瓷炉。造像均身着袈裟,以趺坐式端坐于方形台座上,其中两尊佛像作说法手势。造像胎质莹白,通体施青白釉,眉眼、须发等处以褐彩勾勒描摹,颇具神采。四尊造像的基座上均刻有铭文,记载了制作时间、供养人、匠人等资讯。如一基座上刻“潮州水东中窰甲,弟子刘扶同妻子陈氏十五娘,发心塑释迦牟尼佛永充供养,为父刘用母李二十娘阖家男女乞保平安,治平四年丁未岁九月卅日题,匠人周明”“潮州水东中窰甲,女弟子陈十五娘同男刘育发心塑造释迦牟尼佛散施永充供养,奉为亡夫刘第七郎早超生界延,愿阖家男女乞保平安,熙宁二年巳酉当正月十八日题,匠人周明”,另有两件为熙甯元年(一○六八年)所造,可见此四尊佛像先后制作于治平四年(一○六七年)至熙宁二年(一○六九年)之间,铭文中所述“水东窰”即为潮州韩江东岸的笔架山窰,此四件瓷塑造像代表了宋代潮州笔架山窰生产的较高水准。同窖藏出土的莲花形钵式炉敞口、炉体浅弧腹、呈钵式、有短柄,下承覆碗形座,炉外壁贴塑多层仰莲瓣,层叠相套,底足外壁刻层叠的覆莲纹,器物通体施青白釉,釉厚处呈莹润的鸭蛋青色,出筋处、口部等处有釉层剥落现象,造型较典雅古拙。

  宋人朱彧于《萍州可谈》一书中记录广州商船“货多陶器”,《宋史.食货志》载:“只以绢布、锦绮、瓷之属博易”。宋代潮州窰瓷器在北宋亦通过广州港大量行销海外,如印尼出土有宋代潮州窰青白釉瓜棱式盘口瓶、青白釉刻花碟,巴基斯坦巴博出土潮州窰青白釉浮雕莲瓣炉,菲律宾出土潮州窰青白釉瓜棱盒、圆形划花瓷盒等,均为潮州窰瓷器在北宋时期风靡海外的实物证据。

  青花彩瓷 行于明清

  明清时期,潮州窰集中于今大浦县、饶平县、惠来县、揭西县、潮安县等,约在明代中期始烧青花瓷,虽工艺技术受景德镇影响较大,但囿于自身瓷土杂质较多等的限制,产品品质总体较粗樸,具体特点如:胎体粗厚,胎色灰白、多有杂质,青花发色偏灰青、装饰风格粗犷率真,笔法简单随意,足部在烧製中因防釉水与窰具黏连而垫细砂,故足底常见黏砂现象,较为粗糙。

  此类明清潮州窰青花瓷造型以盘、碗、杯、碟等小型日用圆器为主,器表以青花绘灵芝、童子、团鹤、菊花、缠枝牡丹、吉祥文字图案等,如部分瓷器内底或外底以青花书写任利、生利、美玉、三利、双和、顺兴、魁、福、寿、如意等字样,多半为商号或吉语。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主要通过潮州港口等销往东南亚,在印尼等地发现大量该类器物,应针对当地的中低端市场。

  清初,潮州瓷业日渐复苏,康熙时期出现“百瓷村”,之后更加繁盛,除了生产青花瓷以外,潮州窰另增产彩绘瓷、米黄釉瓷、通花瓷、瓷塑等,生产中心主要集中在枫溪地区,故名“枫溪窰”。清代枫溪窰习得景德镇彩绘瓷工艺,引进了桃红、宝石红、浓青、燕黑、西赤、红黄、甘青等釉上彩瓷原料进行生产,如民国时期枫溪窰釉上彩绘花蝶纹高足碗,花口、浅腹、高柄、喇叭形底座,碗外壁勾绘三朵玫瑰花纹,衬以深绿、浅绿枝叶,花朵上空绘两只戏蝶,翩然飞舞,器物胎质洁白,釉色白中泛灰黄,釉面遍布细小开片。由于潮州毗邻福建省,自然资源类似,人口与技术互动频繁,因此潮州与福建漳州窰所产米黄釉瓷外观十分相似,尤其是诸多无款识者更难以辨别,颐陶轩博物馆藏有一件民国飞天燕商标的白釉撇口瓶,侈口、束颈、折肩、垂腹、小圈足,器表施乳白色釉,釉质温润如玉,器表以贴塑花的工艺装饰一只飞燕衔绶带纹。

  在晚清民国时期,枫溪窰以飞天燕山的高温瓷土为最优,并积极改进胎釉原料配比,釉面更加润泽如酥,色如牛乳,减轻了原来胎、釉泛黄情况。另有一种独具清末潮州窰工艺特色的瓷器品类——“通花瓷”值得关注,即通俗意义上的镂空雕花技艺。例如广东省博物馆藏潮州窰白釉镂空八仙人物纹花觚,撇口、束腰、喇叭形足,足底有双层台,器身有内外两层,内侧为实壁,外壁镂雕四枚菱形开光,各开光内各镂雕一位元八仙人物图案,雕工极为细腻精湛。

  据《潮州志》载:“适近代南洋交通畅达,日用粗瓷大旺”“潮州陶瓷产品,除行销当地外,运销出口尤多,计至广东南路一带,闽、浙、京、沪各地,又至香港、暹罗、安南、南洋群岛等处”。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伴随着由闽粤向南洋移民人数的增多,潮瓷不断外销,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占据了可观的市场,这时出现了一些以家族为单位的瓷贸商行如“吴春成”、“吴和祥”等,主要从事陶瓷出口贸易类事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潮汕多处遭到战争侵扰,枫溪窰瓷器产业一度遭到重创,潮州瓷商并未裹足不前,而是积极向外寻求出路,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处建立瓷厂,开启了家族式陶瓷集团产业的新模式。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