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千年前广州潮人珠饰图鉴

2022-10-05 04:2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西汉玻璃珠串。右图:考古团队将一座汉代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夫妻合葬墓出土的2300多颗珠子穿连起来,尝试还原出一件华丽的“珠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广州地区的古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已会用贝壳串珠,当作项链或手链。随着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岭南地区先人不仅掌握了珠饰选料、切割、修正、打磨等天然材料的加工技术,还在与海外贸易和交往中不断学习创新,研究出人造珠饰材料并通过“模铸法”、“缠绕法”、“拉制法”等方式进行加工设计。异域风情、混搭、叠戴、“私人”订制……今天备受追捧的时尚元素,也曾是广州古代“潮人”的流行密码。\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文、图)

  提起珠饰,女生也许会想起梦幻的潘多拉,璀璨夺目的施华洛世奇,甚至是珠光宝气的卡地亚等。通过佩戴装饰品追求时尚美感,展现社会地位,自古有之。在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中,珠饰也许在大众心目中并没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在考古学家眼中,珠饰作为联系不同文化的重要纽带,质轻价昂,坚固不易损,便于携带,是重要的考古学研究材料。

  广州,汉称番禺。《史记.货殖列传》曰:“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汉书.地理志》也有一段描述海外航线开辟和贸易交往的记载,并明确从海外输入的珠饰包括有“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明珠”即大颗而明亮的西方珍珠,“流离”即玻璃,至于“奇石异物”,可见广州从汉代开始就是各种域外珍宝荟萃之地。

  1953年至2016年间,广州发掘的1500多座两汉墓葬中,出土的珠饰数量高达21000多颗。它们材质丰富、形制多样、色彩斑斓,且来源广泛,见证了岭南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地区通过海路进行的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为后人重现了汉代番禺“珍奇荟萃、商业繁华”的生动历史画卷。正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的“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从广州出土的汉代珠饰2万馀颗中,挑选了具代表性的232件套,向公众展示汉代珠饰的艺术之美。

  “海丝”丰富珠饰品类

  玉石、红玉髓、玛瑙、水晶、绿柱石、石榴石、绿松石、琥珀、金银、陶瓷……流行于当下的各种首饰材料,在这个展览中几乎都能找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夺目的光芒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片絮、星斑、波浪和各种花纹图案应有尽有,千变万化的纹理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美轮美奂的珠饰,都曾是汉代贵族至爱的装饰物。截至2016年广州发掘的两汉墓葬中,242座出土珠饰。从出土情况看,珠饰的拥有及使用者地位较高,处于社会的中上阶层,且在西汉前期,珠饰属于只有少数高等级王宫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西汉中后期的墓葬数和珠饰本身的数量、种类都较西汉前期大为增多。策展人龙丽朵说,这说明随着南越国被灭,番禺城(今广州)战后重建,生产恢复、经济发展,其近海的地理位置受到汉朝廷重视,汉武帝派遣使者前往东南亚,开辟了中国通往南海诸国的航线,大量的海外奇珍异宝随贸易船队进入广州,珠饰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

  开辟于秦汉的海上丝绸之路,为广州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海外贸易品,当中就包括各种珠饰材料。有了原材料,还需要有巧夺天工的手艺,才能进一步凸显珠饰的美。据介绍,珠饰制作工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型、装饰和穿孔。其中,天然宝石大部分只需要应用冷加工技术,如切割、修正、打磨、钻孔、抛光等,即可成为穿戴的珠饰。老练的工匠会根据宝石的天然纹理去突出珠饰的天然美,记者在展览现场就看到白色暗纹红玉髓珠,通体橙红中,腹部有着一圈“白色”斑纹,仿如环绕着土星的环一般;更为典型的当属玛瑙,杂糅的色块已初具美感,在工匠们的巧手下被切割成“榄形”,让观众得以360度欣赏它美妙的纹理。

  混搭叠戴异常出彩

  当今潮人佩戴首饰,可以是身体上任何一个部位,而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广州出土的墓葬大多数珠饰发现于墓主人的胸部至腰部之间,也有在头部、足部的,由此可以推断,汉代人们会将珠饰穿戴于头、颈、胸、腕、足等部位。此外,在多座夫妻合葬墓中,男、女墓主人身边都发现了珠饰,这表明汉代珠饰并非女性专有之物,男性也会佩戴珠饰。

  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今天的时尚博主经常分享不同材质、不同元素“混搭”,这些同样出现在“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中。原来,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喜欢“混搭”,他们当时佩戴的项链里,不会是单纯的一种宝石,可能包含半透明的黄水晶、橙红色的红玉髓、绿色的绿玉髓或玉、棕色的玛瑙串在一起,或完美对称,或杂乱无章,最后呈现出非常漂亮的效果。

  龙丽朵表示,本次展览特意选取了一座汉代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夫妻合葬墓,其出土的2300多颗珠饰,以及丰富的铜器、陶器、金饼、金玉等文物,还原了汉代时期中上阶层人士的生活场景和珠饰的使用。其中,考古团队将合葬墓出土的2300多颗珠子穿连起来,尝试性还原出了一件华丽的“珠衣”。

  展览中出土自南越王墓的珠襦组件同样值得关注。该组件包括玻璃贝4个,金花泡饰5个,素金泡3个,银泡5个,皆发现于南越王的玉衣之上。其中,金花泡呈半球形,泡面用金丝和小金珠焊接出9组排列对称的立体纹饰,其焊珠工艺极为高超,与中国传统的金银细工不同,而与西方出土的多面金珠上的小珠焊法一致,因此这些金花泡饰应来自海外。此外,珠襦组件上的玻璃贝也非常特别,这种形状在整个中国目前仍为南越王所独有,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龙丽朵认为这既是当时广州已经有玻璃生产的证明,同样是当时已经有私人定制的证据。

  广州出土汉代珠饰中,或是材质源于域外,或是技术源于域外,抑或是珠饰形态来自于域外……但最终都被当时的人们所接纳,成为本地珠饰文化当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异域风情、混搭、定制等风格,都曾受到汉代贵族的追捧。

  贵族追捧催生“平替”

  “平替”是近年非常火的一种消费方式,打开短视频平台,各种“平替”(平价替代品)测评大行其道,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说不知道,其实“平替”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受到贵族追捧的舶来品,因原材料进口稀少、无法满足贵族消费需求,于是聪明的古代工匠发明创造了人工材料,以替代材料的生产设计来满足贵族消费需求,铅玻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龙丽朵介绍,心灵手巧的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冶炼和合成技术,并娴熟运用在珠宝饰品领域。珠饰的人造材料就是经人工陶炼或合成,再经熔融、冷却等工序制作而成,包含玻璃、费昂斯(Faience)、陶、金、银5类。金银饰物常见,让记者意外的是,在广州考古出土的两汉珠饰中,不被游客认为在那个时代应该有的玻璃,竟然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不仅数量超过了18000颗,且色彩最绚丽,形状最丰富多样。

  本次展览分别展出了广州出土的西汉和东汉蜻蜓眼玻璃珠,为古代中国模仿外来器型创造的玻璃体系──铅玻璃。原来,蜻蜓眼玻璃珠为埃及一大发明,公元前1400至前1350年已出现,大约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首次传入中国新疆。在西方,蜻蜓眼玻璃珠多为成串的珠饰,但在内地发现的基本为单颗或数颗,与其他材质珠饰组合成一串。这类舶来品在中原首先出现在高等级的贵族大墓,由于贵族对它的喜爱而产生了本地原料仿制的铅钡蜻蜓眼玻璃珠,其生产中心之一是楚地,即今天的湖北。即使是本地生产的蜻蜓眼玻璃珠,在当时依然是属于奢侈品范畴,只有贵族才能拥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