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货,自然也有睡货。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对于一个睡货而言,好枕头的重要不言而喻,更何况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与现代各种各样的中药枕、茶叶枕、乳胶枕、颈椎枕、太空记忆枕相比,古代也有瓷、玉、石、铜、木、皮、布等各种不同材质的枕头,且花款只多不少,诗书画一应俱全,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不少藏家的心头好。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枕头的解释是:“枕,卧所荐首也。”《诗经·陈风·泽陂》中也有“辗转伏枕”的句子。南粤的冬天非常短暂,常年的湿热使人更加贪图一点冰凉,想起了在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的古代,古人要睡个好觉,就难免要找一个清凉舒服的枕头,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元景德镇窰青白釉划花莲叶形瓷枕。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枕头文化 源远流长
中国枕头文化源远流长,原始时期,人们就会捡块石头垫着睡觉。据考古学家考证,汉代以前,就有铜枕、玉枕、竹枕、木枕,西汉时期出现了漆枕和丝织枕头,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
瓷枕是硬枕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隋代,目前所知,瓷枕实物最早发现于隋代张盛夫妇合葬墓,主要作随葬用。到了唐宋时期,陶瓷工艺日趋成熟,瓷枕得以盛行。唐代之后,瓷枕发展成为日常实用寝具,置于床榻之上。
瓷枕历经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各代连续烧造一千多年,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如唐代瓷枕小,宋代瓷枕大,金(南宋)、元瓷枕千变万化。瓷枕的装饰手法多样,按照瓷枕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又从综合与复杂回归单一与简单的过程,主要有绞、印、刻、划等,除珍珠地画花和剔地白花有较明显时代特征外,其他各类均交错使用,难分先后。
一九九一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了香港知名鉴赏家与实业家杨永德伉俪捐赠的陶瓷枕二百余件,此后经由不断征集,现今已藏有陶瓷枕共五百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九十五件。该馆馆藏陶瓷枕时代上溯唐宋,下至近现代,品类之广、数量之多、窰口之众,是国内博物馆甚至是国际博物馆之最。
唐代巩县窰三彩花卉纹长方形陶枕。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唐枕玲珑 置于脖下
对于习惯了高床软枕的现代人而言,很难对硬邦邦的瓷枕产生兴趣,尤其是唐代那种小巧玲珑的巴掌大瓷枕。记者曾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看到一个唐代的巩县窰三彩花卉纹长方形陶枕,整个枕头与男子手掌大小相当,翻身动作稍大一点都会离开枕头,很难想像睡在上面可以安眠。不过,工作人员说瓷枕的使用方式并非直接将后脑勺枕于其上,而是把脖子枕在上面,凉爽之余,还可保持发髻不乱;或者以手支颐,斜靠在瓷枕上,也是不错的休憩方式。
唐代河南巩县窰绞胎印花枕。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供图
唐代瓷枕以娇小而精美著称,流行长方形三彩枕和绞胎枕。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唐代河南巩县窰的绞胎印花枕,灰黄色的陶胎上贴圆形的绞胎花纹两朵,并用两朵绞胎灵芝纹相间隔。这类花纹的作法是用白、褐两色的瓷土做成泥条和薄泥片,以泥条为芯,两色薄泥片相互重叠,轧出凹凸口,凹处再填以白色泥条,然后横断切成薄片,即形成了深浅两色相间的花朵纹。这种作法和今天制作花色糕点及糖果的工艺相似。
巩县窰陶瓷工艺中的印花、贴花和绞胎工艺在此枕中巧妙结合,在巩县窰瓷枕中十分珍罕。在枕的底部刻画有“裴家花枕”四字,正是俗称的“花枕”之类,说明它是由专业作坊制造的。
北宋密县镇驻地刻双牡丹腰圆瓷枕。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由小到大 从窄到宽
从隋代开始,瓷枕至此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窄到宽、由短到长的发展过程,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还出现了如意头形、元宝形、圆角长方形等新的器形,并保留了唐早期的兽形枕,如兔枕、虎枕、狮枕等,巧妙地将雕塑手法运用于瓷枕装饰。
金长治窰褐黑彩飞雁行虎纹卧虎瓷枕。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在宋代商品经济的催发下,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包括瓷枕在内的瓷器艺术焕发勃勃生机,因而宋金时期瓷枕艺术进入全盛,定窰、磁州窰、耀州窰、登封窰等众多窰系都有生产瓷枕,其中以磁州窰瓷枕类型最为丰富也最具特色。此时流行的瓷枕造型多样,出现了兽形枕、腰圆形枕、长方形枕、八角枕、如意形枕、枕面出檐的长方形枕等造型。
宋代汝官窰瓷枕。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供图
宋代瓷枕较唐代明显增大,高度和宽度都可达十厘米、长度在二十至四十厘米之间,中间凹两端翘、前低后高的造型,设计上更合理、科学,更好地满足人们睡眠的需要。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有现存汝窰器物中最大的瓷枕,也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汝窰瓷枕,长二十三厘米,宽二十八点五厘米,高十二厘米,其胎灰白色,施天青釉,釉色莹润,可见玛瑙泡和玛瑙光。汝窰是北宋五大名窰之一,也是自古及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古窰。它的窰址一九八七年被发现确认,在今天河南宝丰县的清凉寺,即宋代的汝州,主要烧造宫廷用瓷。其器物之珍稀,由此可见。
辽绿釉剔水藻纹“忍”字如意形台座瓷枕。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宋金时期不同造型的瓷枕兼顾了“适用”和“形体美”的原则,甚至瓷枕的多样性还影响到了其他材质的枕具,如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了两件银枕,造型上明显模仿瓷枕。经过宋末金初的社会巨变,经济逐渐回复,制瓷业也随之复苏。金代瓷枕在北宋制瓷技术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既有市井生活反映,又体现了金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
金代白地黑彩开光诗句八方长瓷枕,《寻隐者不遇》诗中的“只在此山中”写成了“只在只山中”。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枕上诗书 增添趣味
与早期瓷枕相比,宋金瓷枕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书法艺术大量用于装饰,行、楷、草、篆等多种笔体书写名人诗词和格言、谚语,尤为引人注目,可能由于瓷枕在这一时期的使用阶层发生了变化,从平民向士绅官宦阶层发展有关。有趣的是,这些瓷枕上广泛存在一些缺字、错字、自造字等现象,也许是当时的人追求风雅诗词艺术时,或由于匠师文化水平有限,或为博买主一笑以起到促销作用。
在一个金代白地黑彩开光诗句八方长瓷枕中,匠人将贾岛《寻隐者不遇》诗中的“只在此山中”写成了“只在只山中”,平添了几分趣味。
除了直接将诗词用作装饰内容,匠师也会以绘画形式表现名家诗词,移花接木,使画面充满诗意,如金代诗人赵秉文在《岢岚赋雪分韵得素字》中“饿鸢吓痴雏,饥鹰迹寒兔”和《重九登会禅寺冷萃轩》中“迎霜老兔咻榛丛”等诗句所描绘的意境,都能在当时磁州窰的瓷枕上找到对应的画面。
枕上故事 囊括众生
元朝以后,民间手工业遭到破坏,瓷枕生产渐趋衰落,瓷枕制作简单,造型单一,特别是明清以后,纺织印染业发达,枕头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瓷枕生产范围更加缩小,造型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装饰手法上加入了一些如粉彩、五彩、青花等新技法。这时,除了北方少数地区仍以瓷枕作为生活用品外,其他还在生产的地区基本都作为“寿枕”使用,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瓷枕是明器的原因。
历史上最著名的与瓷枕有关的故事,当属唐代小说家沈既济所著的《枕中记》,后来发展为脍炙人口的传奇“黄粱美梦”。它讲述的是唐玄宗开元六年,卢生青驹短衣,在旅途中遇见了道士吕翁。言谈中卢生自嘲困顿,吕翁便取出一青瓷枕令他枕上。卢生倚枕入梦,梦见自己举进士、登高第,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梦醒之后,却见周遭一切如故,旅店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熟。
清初三彩莲花形金钱纹瓷卧枕。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黄粱一梦,令人体味到人生的宠辱之道,死生之情。现实中,瓷枕是功能与造型的结合,更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其枕面“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具备,“诗、词、曲、赋”等文学形式屡见不鲜,文人画、山水画等多元艺术并存,内容之丰富涵盖了古人生老病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圣人逸事、禅宗道境,还是民间俗信、元曲杂剧、古典名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遗产。
欣赏枕上故事,宋代之后的瓷枕选择最多,只因为到了宋代,由于瓷枕体型和枕面的增大,为匠师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各种传奇话本、人物故事被描绘在瓷枕上,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其中对圣人逸事的描绘,传递着古人圣贤的教化劝诫,倡导向善向美的道德哲理,折射出深厚的人文价值内核。
河北磁州窰“张家造”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瓷枕,讲述战国末年屈原投江故事。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元代就有一件河北磁州窰“张家造”白地黑花山水人物纹长方形瓷枕,讲述了战国末年屈原投江,在江边遇见渔夫的故事,披发徒跣的屈原,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喟叹。这或许与当时蒙古统治有关,匠师想借这个故事,表达对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境界的向往。
瓷枕上除了经常出现倡导以忠孝节义廉为美德的传统文化,民间窰口生产的瓷枕多为普通人使用,人们对功名利禄、加官进爵、财源广进、连生贵子等的期盼,也成了瓷枕故事的题材之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藏的“白底黑花人物纹长方形枕”,枕面一长者仰望天空,手指云龙,画面左侧有一童子,画意明晰地点出了“望子成龙”这一主题,表达了父母对于下一代的寄望,成为民间俗信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