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公岛是甲午战争的纪念地,图为刘公岛东泓炮台旧址\新华社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节。童年时看了电影《甲午风云》,我就一直心仪中国海军,高考第一志愿就是海军高级工程学院,第二志愿才是清华大学,可惜阴差阳错,毕业之后被保送去了新华社。但我对中国海军的情结始终没有丝毫改变。
毛泽东主席强调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他一再告诫,帝国主义侵略我们都是从海上来的,不要忘了这个历史教训!习近平主席决心要把中国海军建成世界一流海军。2012年12月,习近平刚刚就任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就赶到南海视察海军。习主席在导弹驱逐舰上久久望向远方辽阔海疆,目光似乎要穿透历史云烟。170多年前,西方列强就是从海上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华民族跌入苦难屈辱的梦魇。
香港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侵占。被占领30年后,1890年3月,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和主力舰“镇远”等八舰南来香港附近海域越冬操巡。其中“定远”和“镇远”等四舰还曾在香港维修。那时的北洋水师正盛极一时,威镇远东。香港同胞见到来自祖国的威武之师,极为欢欣鼓舞。岂料北洋舰队回去后仅四年,就在甲午战争中,被昏庸腐败而又愚昧自大的满清政府葬送在天朝京畿门口的恶涛怒海之中。
位于北洋海军公所旧址东南角的“和平柱”/新华社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甲午战争,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屡次列强侵华战争中,让中国最为屈辱,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中国从此失去了相应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成为列强更加疯狂宰割的羔羊。中国又被迫割让了台湾,给台湾人民造成深重苦难,迄今仍留深刻的历史阴影。今年4月也是台湾被割让的《马关条约》签定125周年。
甲午海战是中华民族千万年之痛!将士遍洒汪洋血,豪气贯日酬海殇。血肉铸写的历史永远不会抹去,它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教训:守旧封闭,无知自大,必落后捱打;改革开放,虚心进取,定强国强军!
改革发展 守旧落后
中日两国都是在19世纪中叶被外国列强用炮舰轰开了封闭几百年的国门。日本1853年被美国黑船舰队威逼打开国门后,“知耻而后勇”,奋起变法,1868年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新政体。大批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年轻精英步入国家权力高层,大刀阔斧改革内政的同时,洗心革面地对外开放。新政后的日本,迫切想知道自己和世界的距离,以及如何缩短距离。因而大量往欧美派遣访问团和留学生,刺探学习西方。1871年,刚建立两年的明治政府就派出半数政府要员组成庞大代表团出访欧美12个国家。代表团由特命全权大臣、外务卿岩仓带队,总理亲自送行。访问在西方引起轰动,各国都高规格接待,美国派出7000军人迎宾。在长达1年7个月的访问中,数百日本官员全方位认真研究学习欧美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新的执政精英很快了解和熟悉了最新的国际先进经验与游戏规则。虚心进取,迅速崛起。日本不仅经济军事快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的国家;而且通过同西方列强持续谈判,修改并废除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成为当年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而几乎同时的大清朝廷,在1842年到1858年两次被列强打败,签下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条约后,依然在天朝上国的幻梦中乍醒犹睡。对内固守旧制,小修慢补。朝廷上下忙於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大小官僚专制腐败,庸碌无为。对外则欲开还闭,权臣贵族均抗拒出洋,视办“夷务”为畏途。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明文规定中国应与西方国家遣使互驻。然而清政府顾虑风俗礼节等问题,加之不培养人才,到10年后的1868年才向欧美派出第一个访问团,团长还是洋人、美国前驻华大使蒲安臣,清廷仅有一县级官员参与。1872年,清政府才用军费向美国派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30名留学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屡屡向洋人屈膝的清廷大臣们的无知排外和盲目自大。1875年9月,清廷终於派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国使节,曾任广东巡抚的湖南人郭嵩焘奉旨出任驻英国公使。可消息传开,朝中守旧派纷纷指摘,更有文人编对联讽刺郭嵩焘:“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於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手书。书信内容事关镇远临时舰长梅勒(信中译为密拉)合同款项的修改/新华社
郭嵩焘驻英期间给驻在国留下了良好印象,被英人赞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可他的副使极其荒诞地告发他有“三大罪”:“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这样的无稽之谈竟也得到朝中守旧派的强烈回应,参劾他“有贰心於英国,想对英国称臣。”郭嵩焘1879年黯然回国,称病回籍。1891年郭嵩焘病逝后,李鸿章奏请为他赐谥号,朝廷不准,理由是郭曾说西人好话。就是那个愚蠢至及的驻英副使刘锡鸿,1876年在英国农庄看到机器耕作时,居然连连摇头称:“若实施机器耕作,必会使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进而降低国人素质,磨灭大清的进取意志。”
清朝政府的封闭愚昧、昏庸腐败,导致国家不进还退,日益衰弱,沦为不断任人宰割的没落大国。日本代表团访问上海时,看到上海城门为西洋人把守,中国人不能自由出入。代表团成员感叹,“我可怜唐人,支那的衰微可见也”,“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1883年底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东南沿海,中法从越南北部的陆上,一直打到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清廷步步退让求和,结果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藩属越南丢给了法国。
日本明治维新后飞速发展,国力猛增,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膨胀,暗暗制定了以侵占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其“大陆政策”的第一步是占领当时中国的藩属朝鲜,进攻中国东北。为取得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和桥头堡,日本在1874年首攻中国台湾,1879年吞并了中国藩属琉球(冲绳)。1884年,日本趁中国和法国在南方开战之机,在朝鲜策动政变并大举进兵朝鲜。清朝那时已完全没有宗主国担当,一味妥协退让,苟且自保。1885年,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同意日本可在朝鲜驻军。李鸿章在签下这个埋下甲午战争祸根的条约后预言,“大约10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可清廷上下早已堕落到只图眼前享乐,对国家命运全然无动於衷的地步。
妄自尊大 不进则退
日本在朝鲜获得驻军权后更加紧扩军,准备同清军开战。其首要目标是要消灭中国的北洋水师,扫清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的障碍,因而疯狂发展海军。清朝在日本明治维新前的1861年就开始筹建海军,经过近30年反覆折腾、耗费钜资,到1888年终於正式成立了北洋水师。当时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老九,亚洲第一,实力远超日本海军。到1890年时北洋海军战舰数量和总吨位还都超过日本海军。
形势的迅速逆转,就在北洋水师正式挂牌即甲午战争爆发前的1888年。1888年光绪皇帝大婚,1889年光绪皇帝亲政,慈禧太后虽不再垂帘听政,但仍有最终决策权。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是清朝海军大臣醇亲王奕譞。奕譞在北洋水师建立后感到足可高枕无忧。为了讨好慈禧太后、让儿子光绪早日亲政并掌控大权,他大量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供慈禧享乐,并筹备庆贺慈禧60大寿。为方便挪用海军经费,他竟十分荒唐地在颐和园中建了一所水师学堂,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中操练海军。据有关资料,光绪大婚花费白银550万两,修建颐和园耗资白银1000多万两,慈禧60大寿花费白银1000万两。慈禧做寿时,仅添制服饰就花了白银60余万两。慈禧所乘金辇轿造价白银约8万两。慈禧打赏文武百官耗银近300万两。朝廷要各衙门各地方分摊费用,其中挪用军费就达1100多万两,当时北洋水师一年预算才400万两,水师旗舰定远号的造价也就140万两。当时的大清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因国库严重亏空,光绪皇帝刚亲政就批准户部上奏,下旨停购军舰和弹药装备。这一倒行逆施的昏聩决定,令北洋海军发展的步伐戛然而止。
此时的日本却以国运相赌,举全国之力强化海军。自1890年起,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日本天皇下旨,每年从皇室预算拨出十分之一,作为造舰费上缴国库,专款专用。皇太后也捐出了自己的首饰。日本朝野感动,纷纷解囊,文武官员每月从薪俸中拿出十分之一,议员们主动捐出薪俸四分之一。日本商界和民间也发起大规模募捐。从1888年到1894年,日本每年增购两艘世界一流军舰。在甲午海战中,日本舰队第一主力战舰“吉野号”最为凶悍,战后被西方军事评论认为是决定胜负关键的战舰。有人考证此舰原来是清朝海军衙门向英国定购的,后因清廷停购军舰,这艘军舰的定单被日本搞去。日本立即决定倾全国财力购买此舰并加强了设计配置。“吉野号”航速快达22.5节,配备150速射炮4门,120速射炮8门。造价超过200万两白银,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威猛也是最昂贵的超级巡洋舰。这艘武装到牙齿的先进战舰,1893年下水后不到1年就投入了甲午海战。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千方百计想通过智利高价购买“吉野”级别的军舰,但始终未能得手,英国人指系日本暗中作梗。在大肆外购最先进军舰的同时,日本大量引进世界最现代的海军技术及装备,重金聘请西洋海军高级专业人才,加强本国造舰修舰能力,培训现代海军官兵和专业队伍。
在此期间,北洋舰队没有新购一艘军舰,也没有更换一门火炮。而那几年正值西方列强疯狂发展海军,世界海军技术大爆炸时期,很多海军技术在10年内就面临更替,军舰服役8年左右就开始落伍,超过10年则面临淘汰。因此日本海军几年间集中了当时世界海军最新技术成果,而当年已追上世界潮流的北洋海军,却仍守着一批落伍过气的舰艇和装备。北洋舰队将领侦知日本舰队加速发展,也曾多次请求更新舰炮。李鸿章上奏光绪皇帝,可光绪竟批覆“既不怯战,何须添炮”。
图:甲午海战中,日本舰队第一主力战舰“吉野号”
到甲午海战爆发前,日本海军总吨位已从1890年的17000吨暴涨至72000吨,而北洋海军仍停在1890年的27000吨上。日军舰艇平均舰龄不足3年,航速高,配备火炮数量多、射速快,发发都是爆炸力强的开花弹,已是世界一流的快船快炮。北洋舰队平均舰龄高达8年,航速慢,烧的煤由海军大臣奕譞亲戚供应,质差量少,导致实际航速达不到设计水准。舰上火炮笨旧,射速很慢,炮弹供应还不足,有的炮只配14发炮弹,更可气的是很多炮弹是不能爆炸的实心弹。
蓄意煽动战争情绪
在疯狂扩军备战的同时,日本在外交、舆论和情报等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功夫。
在外交上,日本积极利诱拉拢西方列强,并利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法律、舆论工具,为日本侵占朝鲜制造有利舆论,日本军方甚至让西方记者随军采访他们“为维护朝鲜独立而战”,揭露宗主国清军在藩属朝鲜的“野蛮”。当时西方列强都图谋从中日战争中获取自己的利益: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帮凶;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则想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在情报方面,日本利用清朝皇帝和太后两党忙於内斗、无暇外顾状态,一早就派遣大批间谍到中国搜集情报,把中国方方面面的情况,特别是北洋舰队内部关系、活动规律和威海卫基地的布防等等,摸得一清二楚。
而清廷文武既不愿了解西方,又看不起日本,故几乎无人知晓世界的科技发展和日本的真实情况。身为清朝洋务大臣多年的李鸿章,甲午战争前竟从未去过欧美,战败后的1896年才以戴罪之身第一次访问欧美。由於他出访时已74岁,西方媒体在报道访问时编了许多笑话,嘲讽他见到西洋摩天大楼时的惊愕,甚至传言他随行带有一口棺材,以备不测之需。1887年,清朝驻日本公使黄遵宪写了他在日本10年见闻和感观的书稿《日本国志》,送呈负责洋务的李鸿章和张之洞,希望推荐出版。可是因为清廷禁言番夷,这部能全面了解日本真相的着作,直到甲午战争战败后才在广州一家私人书局出版。
正是由於日本蓄意的舆论操作和清朝政府的无知自大,直至甲午战争开战前夕,中国全国上下还都对北洋海军的实力定能荡平东瀛的说法深信不疑。对於中日开战,清廷没有紧迫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朝中大臣言官和朝外清流愤青一片蔑视日本之声,普遍认为“日本蕞尔岛国,不自量力”,“大清行阵齐整,炮台坚固”。当时在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描绘,当时中国除了千分之一的极少数人以外,其余九百九十九人都认为大清国定能打败小日本。北洋水师学堂的美国教官回忆,该学堂学生们在中日海军开战的半个月前,还在作文《中日朝鲜战争》中天真写道:“日本几个小岛,又小又穷”,“中国泱泱大国,一个人定能打翻五六个小日本。”
国运衰败 英雄抱恨
蓄谋已久又精心策划的日本舰队,终於在1894年7月25日向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不宣而战。那天清晨,在朝鲜牙山湾丰岛海域,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等三艘高航速高射速军舰,突然开炮攻击清朝往朝鲜运送援军的高升号运兵船和两艘护航军舰。甲午战争拉开大幕。
在日本全国全民聚焦打败北洋舰队的时候,清廷上下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还都集中在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丰岛突然开战,骄声悍气的清廷一片混乱。太后一党为慈禧60大寿不受冲击,力主和议。光绪等帝党虽主战,但既不懂军事,又没有军权。北洋水师将领主张先发制人,可李鸿章指望寻求洋人调停。朝廷上下,清流成为坚定主战派,但只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各方勾心斗角,战和一直难定,以至失去部署先机,严重影响军心。此时的日本,为一举战胜清朝,进入全国总动员,举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全部压到前线。日本天皇御驾亲征,将大本营从东京迁到广岛,他甚至宣称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一天只吃一餐。
甲午海战最关键一战於1894年9月17日下午在鸭绿江口黄海大东沟海域打响。参战双方都投入了主力。日本舰队军舰12艘,平均航速19.4节,最高航速24节,火炮268门,最大口径320,速射炮97门,总兵员3916人;北洋舰队军舰10艘,平均航速14.5节,最高航速18节,火炮195门,最大口径305,速射炮一门都没有,总兵员2126人。而且,北洋舰队普遍装备的是150和210后膛炮,射速为每分钟1发,主力舰定远和镇远的305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钟才1发。日本联合舰队装备了许多150和120速射炮,射速为每分钟8至10发。因此,日本舰队不仅在总数量、总吨位、总兵力上超过北洋舰队,在航速和火力方面更是占了绝对优势。航速快,机动性强;射速快,毁灭性强,中日舰队总体实力之悬殊,可想而知。
再看双方舰队的龙头旗舰。就在北洋舰队停止购买军舰那年,日本海军为专门对付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和主力舰“镇远”,请法国设计但自己打造了三艘铁甲厚、速度快、火力猛的主力舰,其中成为日本舰队旗舰的松岛号参战时才下水1年,航速16.5节,配备了超大口径的320主炮1门,120速射炮12门。而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龄已12年,航速14.5节,没有一门大口径速射炮,4门305主炮和2门150副炮均为笨重老炮,每3分钟才射出1发炮弹。
落后必捱打,清廷腐败酿成的苦果在炮战一打响就降临到北洋舰队头上。旗舰“定远”号舰桥被突然向日舰“吉野”开火的大炮震塌,舰队总督丁汝昌摔下重伤,指挥信旗被毁。尽管丁汝昌带伤坚守甲板督战,但他已没有信旗指挥舰队。北洋舰队失去指挥,遭机动性强的日舰绕击围攻,陷入苦战。
首任总教习琅威理(LangWilliamM)和邓世昌等“致远”舰军官在舰上合影/中国日报网
可歌可泣的北洋舰队官兵,毅然扛起“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担当,以年轻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点亮不屈的荣光。他们用血肉筑成海上长城,在血与火中把因政府昏庸造成的被动战局,谱写出血染的风采。“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在军舰重伤后率舰上252名官兵驶舰全速撞向受创的日军头号战舰“吉野号”,不幸遭数艘日舰围轰沉没,邓世昌殉国时正值45岁生日。“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和全舰231名将士,在拚尽弹药后,同伤毁战舰一起沉入海底。经过5个多小时搏杀,北洋舰队以不屈的精神和无畏的气势迫使日舰首先收兵。在这场世纪海战中,北洋舰队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和主力舰“吉野”等5舰,击毙“赤城”舰舰长阪元八郎太,毙伤日军600多人。北洋舰队损失惨重,5舰沉没,5舰重伤,多位精英战将牺牲,千余官兵伤亡。战后日本军方对战况进行详细还原分析时发现,尽管北洋舰队大炮远不如日方先进,但命中率不输日方,只是日舰装甲坚厚故受伤较轻,而且中方不少炮弹是品质差不爆炸的实心弹,才未能重创甚至击沉日舰。据日主力舰“吉野”号舰长战后说,北洋舰队有一发炮弹击穿了“吉野”的甲板,但停於轮机舱上没有爆炸,如果爆炸则不堪设想,甚至改变战局。那些令北洋水师英灵抱恨的未爆实心弹,至今仍被日军当作纪念品,竖在日本佐世保旧海军墓地。
北洋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虽然损失很大,但并未完全战败,旗舰“定远”和主力舰“镇远”仍在。然而清朝政府原先大言不惭的文武官员大多变身主降求和,朝廷为保存实力,拱卫京畿,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不准巡海迎敌,把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海军。日军因此气焰嚣张,水陆并进,很快占领朝鲜全境,并迅速跨过鸭绿江,进攻中国本土大连旅顺。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占旅顺,对城内进行4天3夜的屠杀。据估计死难者达2万人,全城生还者仅800余人。据英国人艾伦现场记述:“日本兵用刺刀对所有人凶狠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那几天是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北京紫禁城内张灯结?,文武百官三跪九叩,规模宏大,极度铺张奢侈。虽辽东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然朝廷下旨“诸事一概延搁不办”。
1895年初,日本陆军在山东荣城登陆,配合日本舰队,海陆夹击,对北洋舰队大本营威海卫和刘公岛发动最后攻击。那时山东半岛驻有清军步骑兵约60个营3万余人,威海卫沿岸有23座炮台、160多门大炮,港内北洋舰队尚有“定远”、“镇远”等各种舰艇26艘,而且就在北京天津门口。周围清军完全可以同北洋舰队同仇敌忾,放手一博,同日军进行最後较量,或许还能绝处逢生。但清廷已完全没有国家民族的意志,军政大臣忙着议和,不思布防,各地清军也都军心动摇,一战即溃。致使战局更是急转直下,北洋海军陷入四面楚歌、坐守待毙的绝境。
1895年2月3日,日军占领北洋海军衙门所在威海卫及周围海岸炮台,北洋舰队指挥部刘公岛成为孤岛。北洋海军在孤立无援中拚死抵抗。2月17日夜间,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在弹尽粮绝後拒不降敌,服毒自尽。在此之前他已命令炸毁所有舰艇,“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奉命炸沉“定远”後自杀殉国。北洋水师至此全军覆没。
记取历史面向未来
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日军打进北京,急忙请求欧美列强调停,表示为停战议和,可不惜任何代价。1895年3月,清廷按照日本的指定,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并以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开启和谈。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同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澎湖列岛,赔款白银2亿两。李鸿章这次同伊藤博文签约,离他们在天津签约相隔正好10年,当时李鸿章对日本必强的预言一语成谶。但他不知道当时伊藤博文对清朝也有不幸言中的预言。当时日本有人担心清朝数年後会强大,伊藤博文不屑地预言:此事直可不虑,清朝还在靠科举制度选拔文官,靠比试传统武器选拔武将,所取非所用。所谓图强,皆空言也!事实是,满身沉疴痼疾仍讳疾忌医的大清朝,衰败得比伊藤博文所料还快得多。
在马关签约後,55岁的伊藤博文对73岁的李鸿章揶揄道: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後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李鸿章无言以对,只得叹气说:改革内政,非不欲做。惟自惭心有余,而力不足矣。据说李鸿章曾反问伊藤博文,如我们两人易地相处会如何?伊藤沉吟良久才回道,你在日本一定会比我干得好,我在中国就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2017年5月3日晚,北京首演以中日签定《马关条约》为背景的历史大剧《李鸿章对话伊藤博文》。话剧描述了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几次对话,演出轰动一时。剧评认为,编剧站在当下角度回顾历史,发出了关於家国与人生的诘问。通过此剧,观众围观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有两个国家,两种人生的兴与衰,荣与辱,领悟一国为何兴,一人何以辱。观後均可如醍醐灌顶,如大梦方醒!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翻开历史,可以赫然看到,甲午战争前1200多年的唐朝,中日之间也有一场大规模海战,结果截然不同。公元663年8月,也是因为朝鲜问题,也是在朝鲜附近海域,日本(当时还叫倭国)军队42000人,战船1000余艘,对唐朝军队1万3千人,战船170艘,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空前规模海战。唐军大胜数倍於己的日军,日军伤亡惨重,战船全部被毁。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唐军的胜利奠定了此後1000多年间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日本在此後不仅千年未再对中国开战,而且持续大量派人到中国全面学习,一度成为缩微版的唐朝。
历史令人敬畏,时代还在前进,中国终於拥有大国海军的尊严/新华社
甲午战争撼动了东亚千年政治格局,改变了中日两个民族的历史走向。日本取代了中国在东方的强国地位,加速走向军国主义,疯狂发动侵略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及亚洲各国带来巨大灾难。正如清末维新派代表梁启超所说,唤醒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
中华民族饱经屈辱,知耻而醒,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後的中国,更迅速崛起,超越日本,成为新千年的东方强国。
甲午海战中,有一位在“镇远”号上以大副身份参战的美国人,叫马吉芬,是1885年在美国海军学校毕业後志愿来华加入北洋水师的。他在大东沟海战中身受重伤,获清廷赏顶带花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後,他回到美国,带着伤痛到处演讲,宣传中国海军的英勇正气。两年後,马吉芬在丁汝昌等北洋舰队将领尽忠报国的忌日,为北洋水师的不幸遭遇悲愤自杀。按马吉芬遗嘱,他入殓时身着北洋海军军官制服,棺木上覆盖北洋水师军旗黄龙旗,墓碑上同时雕刻中美两国国旗,黄龙旗还压在星条旗之上。马吉芬父亲为马吉芬写下墓志铭:“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自己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马吉芬曾在回忆甲午海战的遗作《鸭绿江外的海战》中写道,我看到了大清勇士们的勇猛,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这个虽然没落了的帝国,还将有一天会崛起於东方。马吉芬在天之灵,终於得到告慰。
在日本福冈,有一座用“定远”舰残骸修建的定远馆,但前往参观者寥寥,因为传说馆内夜间不时会隐隐有北洋水师官兵的喊杀之声。建议去日本的中国游客真应该前往,凭吊含恨抱屈的英雄,咀嚼千年悲伤的历史。习近平主席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同历史对话,才能够更好看清世界,认识自己;记取过去,面向未来。
(作者为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文中部分小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