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讲的是中国著名近代史学家李敖,他给人的印象是锋芒毕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故事还有人在讲述。记者从人文出版社了解到,日前著名作家李敖之子李戡现身沈阳,携新书《李敖自传》与读者分享李敖的故事。
李戡与读者讲述父亲李敖过往 (人文社供图)
《李敖自传》全书40多万字,五百多个小节,41幅照片插图。李敖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记录了自己一生中的点滴片段,从中既能了解李敖八十年人生岁月的主要经历,也能体会他在特立独行、嬉笑怒骂、桀骜不驯和爱憎分明之外的勤奋、仗义、深情和勇敢。整部书稿近似笔记体,每个章节短小精悍,堪称一部尽得文采风流的浮生杂忆,也是一部耄耋老人对人生、世事、情感、修为等平生履历的通达彻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戡表示,就从自己的学业和家庭故事来讲,他对东北是非常有感情的。虽然很少回到东北,但是从父亲那里了解了很多老一辈东北人的故事,包括自己还在做现代诗的研究,一部分涉及到战后的东北问题。祖父和父亲都是东北人,所以他很自豪地讲自己也是一个东北人。这次回来,除了推荐新书还要在故乡走一走,东北三省都要去,沈阳是此行的第一站。之所以对东北印象深刻,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东北姑娘太漂亮了!
对于《李敖自传》这本书,他认为其中最特别的地方是提到了很多父亲早年在东北出生到长大的回忆,直到“九一八”事变后逃亡日本的经历,记录了东北人的血泪,特别是背井离乡的东北人群体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东北人在台湾如何度过紧密合作的生活。李戡表达了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他说,东北精神对东北的现在和未来,特别是两岸的统一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李戡告诉记者,起初学习经济学,最后又学习研究人为近代史,这样的转变其实也是受父亲的影响。但是父亲的教育属于自由放养式,唯一的要求是要有完整的学历。谈到家庭,李戡表示,父亲虽然从未直言,但他对母亲充满感谢,最大的感谢是母亲把家庭经营的特别好,包括对自己和妹妹的教育以及各种生活上的事情。除此之外,任何时候,父亲都没有因为外面的打击在家人面前发泄甚至难过,反而觉得高兴,也许这还是源自于他的幽默。
面对父亲的离世,李戡表现出与父亲一样的坚韧和从容,他说这是东北人到台湾的精神。当回忆起在父亲光环下成长的历程,他坦言,这一路的轨迹更好的帮助他与父亲了解彼此,了解整个家族祖孙三代的历史。
李戡说,他要在学术界扎根发展,希望两年后可以在大陆一些近代史专业较强的大学从事教师工作,专心投入近代史的研究,特别是东北部分。他表示以后如果有机会想来东北的高校做访问学者,在这里呆久一点。因为父亲曾经想写一本《东北志》,但因为诸多原因没能实现,虽然不敢说能完成父亲的夙愿,但可以写一本东北近代史,一方面想对东北有更多了解,也想为两岸的统一做点贡献。
对李戡而言,李敖既是父亲又是“李敖”,不论是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是人生观念的传承。影响他最深的是“李敖式”幽默,这种幽默不只在笑谈中,还体现在他面对挫折、看待问题的态度,李敖生前也曾说过自己的幽默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次来东北他找到了答案,因为所有东北人都觉得自己的幽默是独一无二的。在李戡看来,这就是东北人的特色,更是东北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