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魔笛》年轻歌唱家表现佳\刘靖之

2018-10-10 03:16: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塔米诺王子(陈永饰)凭魔笛的力量及对帕米娜公主(林颖颖饰)的爱,成功通过了考验

  香港歌剧院以音乐会形式在大会堂音乐厅演出了莫扎特的《魔笛》(场刊称“半舞台式”),作为庆祝该院成立十五周年节目之一,大会堂音乐厅的音响效果特别温文悦耳。《魔笛》只上演两场,这次演出有一个特色:歌剧裏的“道白”全部用粤语,常常引得观众满堂大笑。这种现场反应在以前是没有见过的。用粤语道白,令观众对故事剧情有着更透澈的理解,有利於歌剧欣赏。笔者觉得道白用粤语,颇具莫扎特的顽皮和幽默。这两点正是演出莫扎特的歌剧所需要的风格。

  粤语道白逗观众大笑

  一般音乐会式的歌剧演出,乐团与演唱者均在舞台上,演唱者既不化妆也不穿戏服;有的演出让演唱者穿上戏服并有动作,与正式歌剧的演出最大的分别在於没有布景。香港歌剧院近几年每年演出三部歌剧,两部正式歌剧,一部是“半舞台式”歌剧,用该院艺术总监莫华伦的话是“致力培育本地年轻歌唱家”、“半舞台式的歌剧是培育他们造诣的最佳平台,亦让他们尽展才华。”(场刊第1页)

  这次《魔笛》由中国国家大剧院驻院导演沈亮导演;塞尔维亚国家剧院院长、音乐总监Dejan Savie指挥福建交响乐团,八月底公演。莫扎特的歌剧多是为宫廷演出的小型歌剧,四十七人的福建交响乐团来伴奏《魔笛》,效果相当不错。Dejan Savie的指挥,配合演唱部分非常紧凑,戏剧化效果显著,又能表达出莫扎特那种纤美细緻的音乐特色,的确是歌剧指挥高手。

  《魔笛》的剧本被评论为荒诞无稽,莫扎特於一七九一年三月开始写这部歌剧,半年之后的九月才写完,九月三十日在维也纳上演,而莫扎特则於十二月五日逝世。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埃及RamesesⅠ朝代,地点在Memphis神庙内及其附近。

  这次参加演唱的演员包括:抒情男高音陈永饰演塔米诺王子(Tamino),他是香港首位获全奖学金在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进修及毕业的学生;钱深铭饰演巴巴基诺(Papageno),他二○○六年在香港青少年歌唱节得奖;获卢森堡Michelle基金会奖学金的林颖颖在首场饰演帕米娜公主(Pamina)。

  次场演出则由Hans Gabor Belredere国际声乐比赛得奖者谭乐轩饰演帕米娜公主;曾多次饰演“夜后”的冯晓枫,以及周建坤和黄日珩交替饰演撒拉斯妥(Sarastro),周建坤和黄日珩交替饰演智慧庙的老人(Speaker of the Temple)。莫华伦说这些年轻人多才多艺,事实上他们的演出很成功,受到观众欢迎。

  莫扎特是位旷世音乐天才!音乐学者说最能代表其天赋才华的是他的歌剧和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歌剧丰富多彩,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意大利歌剧如《狄托的仁慈》;二、《费加洛婚礼》、《唐璜》、《女人心》等意大利风格的喜歌剧;三、《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后宫诱逃》、《魔笛》等“歌唱剧”。将音乐用“道白”连接起来的歌唱剧,本来是德国的一个剧种,后来却在维也纳盛行起来。

  《魔笛》多样化难分类

  从体裁上来看,《魔笛》是几乎难以分类的多样化的歌剧:Papageno和Papagena所唱的既是维也纳风格的民谣调,也有意大利喜歌剧的元素;Tamino和Pamina的唱段把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国曲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Sarastro的Gluck风格;“夜后”的歌曲也渗入了意大利歌剧风格。此外,还有巴赫的讚美诗的严谨体裁和巴洛克风格。莫扎特把如此众多的元素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魔笛》裏的咏叹调令观众百听不厌。陈永饰演的Tamino拥有一副非常自然、舒畅的男高音,十分适合这角色,听起来舒服悦耳。饰演Papageno的演员也颇称职;冯晓枫饰演的“夜后”,唱了好几首技巧相当难、音域广阔灵活的咏叹调,如第二幕裏“夜后”誓言要报仇的那首;有些歌曲十分抒情美丽,如Papageno和Pamina唱的二重唱“The manly heart that love desires”。这些青年歌唱家都表现得十分专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