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霍泰辉(左)在讲座上致送纪念品予阮兆辉
【大公报讯】记者李亚清报道: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研究中心与音乐系联合主办的“氍毹逐梦”讲座日前在中大举办,邀请粤剧名伶阮兆辉阐述对粤剧发展的微愿。他在分享近期研究及未来计劃的同时,呼籲追本溯源,让粤剧表演重回正轨。
阮兆辉说,因旧时伶人的社会地位低,关於粤剧的历史研究较少,希望日后有更多人研究粤剧。他指出近来许多粤剧舞台倾向西化,比如加入楼梯、房屋等设计元素,更显累赘。他计劃建立“一桌两椅工作室”,“因为传统粤剧的舞台装置只有一桌两椅,没有布景,观众欣赏的是演员的表演本身。”
已列入非遗名单的粤剧使用工尺谱记谱法,阮兆辉正在为工尺谱申遗。他称如今在粤剧界,使用工尺谱最多的地区便是香港。有人质疑工尺谱不準确,应改用简谱或五线谱,阮兆辉表示反对,认为用西洋概念加入中国文化艺术“不公平”:“粤剧的美在於抒发性,重在各自发挥。音乐是语言,我(粤剧)的语言不是十二平均律。”
阮兆辉亦谈及南音的传承及研究:“有一些年轻人唱南音,我鼓励这种做法,唱功不好也无妨,由不好到好,才有继承。继承是第一步,发展是随之而生的。”
对於粤剧传承,阮兆辉认为可以多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赞成创新,反对取代。”此外,他将自身心得结集成书,分别名为《弟子不为为子弟》及《生生不息薪火传》,为粤剧演艺界后辈提供经验,推广粤剧教育。
图片:香港中文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