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花意工作室创办人洪捷
【大公报讯】记者汤艾加报道:马赛克已有逾五千年历史,过去往往依附於建筑物而存在,例如我们常见的香港地铁站的墙面装饰,其后,马赛克已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渐被人们关注。香港的马赛克艺术创作者洪捷日前成立花意工作室,推广马赛克艺术。她在工作室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介绍马赛克的奇妙。
马赛克创作治愈心灵
从记者到艺术创作者,是洪捷最大的身份转变。她自述,十年前某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香港演艺学院的马赛克工作坊招生启事并报名后,深受吸引,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她去意大利拉文纳(Ravenna)专门学传统马赛克艺术;后来同行认可她的作品而同意她申请加入AIMC(国际当代马赛克艺术家协会,意大利文Associazione Internazionale Mosaicisti Contemporanei简称),这是她十年来一直不断磨炼精进的回报。
有关於马赛克的魅力,在洪捷看来,那是一种从开始到完成都需要全神贯注的创作过程,每一片马赛克由创作前的準备,后来甄选材质,构思色彩与形状,拼嵌时的斟酌,成品的风乾等待,都凝聚了她的所有耐心。她说:“自从接触了马赛克,我也变得越来越有耐心。后来我发现马赛克还有一种心理治愈的效果。”例如放在工作室桌上的小托盘,看似简单,其实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创作,因为每一片马赛克的形状及空间,都需要进行细緻的打磨与调整,在製作的过程中,就渐渐让人忘了琐事的烦扰。而工作室中精緻的马赛克桌椅更是令人喜爱。
创作材质更加多元化
洪捷说,经过发展,马赛克艺术家界对於马赛克应否再依附於建筑而存在和可否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上进行了一番探索。在此基础上,马赛克的创作材质不限於过去的陶瓷、石头、玻璃等,而变得更加多元。迷你马赛克和纳米马赛克工艺的兴起,让马赛克创作开始融入首饰、家居饰品等生活细节之中,发展更多元更贴近日常生活。
从马赛克的创作中所获得的满足与提升,也是促使洪捷成立工作室的初衷之一。她期待能与更多人分享马赛克艺术为生活带来的丰富色彩。花意工作室首场展览“洪捷——马赛克创作展”将於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开幕,展场位於观塘骆驼漆工业大厦第三座9R室,展期至五月十三日。
图片:大公报记者汤艾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