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林风眠吴冠中“师生同台” “中国式风景”京沪巡展

2024-05-07 04: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上)林风眠画作《舞》。(中)《旅途》是吴冠中在归国途中所作。(下)展厅现场。

  上海2024年度艺术展览的开年巨献“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作为首次全面回顾两位艺术大师成就的大型展览,200件(组)代表性作品,呈现了一场史诗级艺术对话。展览将持续到5月20日,之后会北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继续展出。\大公报记者 张帆(文、图)

  林风眠和吴冠中与上海都有着很深的渊源,正是移居上海后,林风眠的艺术创作进入了成果丰硕的成熟期,因此上海也是他的原作收藏最为齐全的城市。而吴冠中生前曾连续三次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捐赠给上海美术馆,也让上海成为收藏、陈列和研究吴冠中画作的中心。

  珍贵展品罕见集聚

  策展人项苙苹表示,展览的主题“中国式风景”用“风景”而非“山水”是为了表明中国近现代艺术学习和吸收西方艺术的史实,同时“中国式”也表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中文“风景”二字同时包含自然风景(风光)、社会风景(风情)和精神风景(风骨)等意味。其中,林风眠的作品十分珍贵,包括较为少见的早期半身仕女画《女半身像》、深受敦煌壁画影响而创作的《舞》及带有马蒂斯风格的《仕女》和莫迪利亚尼风格的《花朵》等。吴冠中仅存的三张巴黎时期水彩画之一《巴黎郊外乡村》、一批上世纪50年代的素描作品,及其存世不多的纸上半身人像《西藏女乡长》等也都悉数与观众见面。

  整场展览分为五大部分,重头戏为第二、第三部分,分别为“林风眠”与“吴冠中”个人展区。其中,林风眠的展区包括了其最为人熟知与喜爱的仕女代表作如《捧白莲的女子》、《青桃盘仕女》等;最具有辨识度的芦塘鹜鸟类作品如《鹜群》、《芦苇孤雁》以及最绚烂浓郁的秋林风景如《溪流》、《秋》等;主旋律作品如《轧钢》、《农妇》等,是林风眠在上海深入生活为劳动者写照的现实主义创作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吴冠中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最后的春天》首度来到上海。这幅作品直到他逝世前住进医院时,仍然悬在画架上,还没有来得及签名。因为它的特殊意义,吴冠中家人强调该作品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笔触与状态。

  展 讯/“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

  日期:即日起至5月20日

  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