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创作不可能一直不变”

2024-05-23 04:03: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华晨宇希望自己的音乐能为社会某些群体带去一些些帮助。\大公报记者胡若璋摄

  听华晨宇唱歌近十年的一位歌迷说,最初歌里听到的是独一无二的华晨宇,随后渐渐听到了他与这个世界的和解,到现在则听到了他在积极主动探索和拥抱这个世界。歌迷们好奇,随着年岁、阅历的增长,他的锋芒会不会收敛,会不会开始变得温和?

  “创作不可能一直不变,但一个人的底色不会轻易改变。”华晨宇承认,早期个人的音乐态度浓烈,就是希望外界从自己这里听到一点不一样的。

  还在读书的时候,华晨宇就会听海内外各种各样的歌曲。“千歌一律”的音乐环境,激发了他初期创作时所要追求的“特立独行”。后来走到舞台中央,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意识到自己对年轻群体有了更多影响力后,他开始去关注一些小众群体和不同的声音,也开始积极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身为歌手,也直面偶像的影响力,华晨宇希望,个人的音乐能为社会某些群体带去一些些帮助。

  比如,《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就是华晨宇2019年创作的“火星三部曲”里面的第一首,歌曲将抑郁症患者面临的一些情况唱给大众听。“不要只是和TA们说一句,没事啊。”如何正确看待情绪的生病,也是作为偶像的他积极传递的一些信号和能量。华晨宇自己又是如何去接纳和对抗一些社会舆论和情绪的呢?华晨宇哈哈说道,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还是放空,或者用音乐的方式去记录和自我对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