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香港艺术馆高级设计师欧淑雯。\大公报记者刘毅摄;右图:“袖珍.厚礼——浮云轩藏中国鼻烟壶捐赠展”展厅入口的弧形展柜。\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一个展览的成功举行,传递出的好的观展体验,离不开设计团队的巧思。香港艺术馆昨日举行“馆长访问系列”第四站,香港艺术馆高级设计师欧淑雯分享设计团队在设计馆内展览时的布展构想和设计理念等。她表示,设计师要先有策展理念,再据此考虑展厅特色和展品呈现方式,继而令观众一眼看过去就能联想到是香港艺术馆的馆藏。\大公报记者 刘 毅
香港艺术馆正在展出的“袖珍.厚礼││浮云轩藏中国鼻烟壶捐赠展”、“好物有型││香港艺术馆藏精品展”等,都由欧淑雯及其设计团队负责完成,欧淑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次展览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一直都持续改变,为观众打造一个多元万象的艺术世界。目标观众不仅是本地人,还希望能分享给外地的观众。”
鼻烟壶展策展难度高
面对庞大的馆藏展品,如何构思?欧淑雯介绍自己的工作过程时表示,首先会明确展览的主题和理念,紧接着开始思考展厅的呈现方式,再想到其陈列和安全性等问题,过程中也要与灯光师等做好沟通,并设计好相应的参观路线,“最大的挑战是摆放展品阶段,有的时候会遇到展品突然无法展出的情况,展柜会来不及准备,这个时候就需要启动其他的预案。”
以“袖珍.厚礼││浮云轩藏中国鼻烟壶捐赠展”为例,展出的逾400件鼻烟壶体积小,材质各异,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展示其工艺美学特性,故而设计难度较高。欧淑雯及其设计团队减少了色彩等过多其他元素的运用,而是“展品行先”,整个展厅设计理念是“舞台式打光”。
“袖珍.厚礼││浮云轩藏中国鼻烟壶捐赠展”展厅入口,迎面所见是弧形展柜,既有迎宾效果,亦能通过高高低低的展品排布,突出每个鼻烟壶特色,且为了不令鼻烟壶有暗影而呈现通透性,特别请设计团队在展柜上方加了灯光照射等,“鼻烟壶很小,且有些站不稳,我们就会在鼻烟壶下方放置托板,若太厚就会遮盖住下层展品,因此要不断测试,以寻求到真正薄的托板。”
部分鼻烟壶还是双面图纹,为了令观众看清楚,设计团队还运用了不反光双面玻璃柜,令观众能更清晰地欣赏到展品。
多媒体为打卡添创意
欧淑雯还分享观众看展小趣事,比如她看到一些女孩子会在展厅现场的多媒体装置下走动,让投影仪投射出的图案映衬在自己的衣服上,为打卡添创意,也给予了设计团队启发。且她很开心见到孩子在一些蝴蝶装置的投影下愉快玩耍。
除却“袖珍.厚礼││浮云轩藏中国鼻烟壶捐赠展”之外,香港艺术馆亦正在举办“好物有型││香港艺术馆藏精品展”,对此,欧淑雯表示,设计初衷是为了展示每一件藏品的类型特质,故而以四种性格代表四大馆藏,例如以多媒体互动书斋桌布局的“清雅脱俗”展厅,以及色彩对比鲜明的“时尚敏锐”展厅等,“我们希望观众步入展厅就能理解设计师的想法和理念,从而能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展品特色。”
本月底,香港艺术馆还将举行“寻香记││中国芳香文化艺术展”,届时展区特设相应的香气装置,令观众感受古人闻香养性的况味,从寻香角度,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