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我想去贵州走走看看”

2024-12-20 05:02: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踏入“贵州艺术展区”,贵州风情扑面而来,除了展示贵州山水风光的画作,现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涵盖银器、刺绣艺术品等,都展示出精湛的艺术工艺,十分吸引人。不少贵州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也来到了展厅现场,一边在现场做示范,一边同现场观众交流。三位来自贵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代表李正云、龙女三九与韦桃花均对贵州非遗作品带来香港表示期待,并希望能够借本次“艺文香港”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贵州非遗技艺。

  李正云是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计划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贵州苗族的银饰锻造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与苗族的民族文化及风俗息息相关,十分幸运有“艺文香港”这个平台展示苗族银饰。本次带来的银饰作品《吉祥鼓》具有多样化的纹样,如苗族传说形象“蝴蝶妈妈”与抽象的花鸟虫鱼,还有使用苗族的手法来描绘汉族文化意象的《四神兽》体现民族文化的交流。李正云指,以往的苗族银饰锻造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而现在已经逐渐在打破这些封闭的传统,吸引更多人来继承苗族银饰,当然也十分欢迎香港愿意学习这项技艺的年轻人来接触这项传统文化。

  《满绣锡衣》寓意家庭美满

  苗绣计划全国代表传承人龙女三九表示,参与“艺文香港”把贵州的艺术带来香港十分开心。锡绣是使用金属锡作为材料的一种刺绣形式,与常见的蚕丝线刺绣相比别具特色。龙女三九从八岁起就一直在制作锡绣,到现在甚至有国外的订单委托她制作锡绣作品,这让她十分兴奋。本次她带来的《满绣锡衣》纹样精美,虽然是手工制品但纹路十分工整,其“各个桌子纹样相接相对”的设计寄托了自己对家庭美满的祝愿。

  韦桃花是水族马尾绣计划国家级代表性传承者。她介绍,马尾绣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已经传承千年,是使用丝线裹马尾的刺绣技艺,图案典雅优美,质量经久耐用。近年来韦桃花带着马尾绣走遍全国,甚至走向海外,希望能够找到更多传人继承这门手艺。曾经有加拿大的游客被马尾绣艺术吸引,拜师韦桃花学习刺绣技术,这让她印象深刻。本次她带来的作品《五十六个民族》中别出心裁地绣了五十六只形态相似,用色不同的蝴蝶,寓意和而不同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深厚友谊。

  观众袁女士在“贵州艺术展区”流连忘返,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已经60余岁,年轻时也做过刺绣,很开心能看到贵州的马尾绣、锡绣等,“明年有机会,我想去贵州走走、看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