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王旭东:观展体验佳 萨洛梅:设施现代化

2024-12-23 05:01: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左起:“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展厅中兼具中法两国艺术特色的工艺品。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赞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展理念有新意。\大公报记者李兆桐摄;凡尔赛宫馆长洛朗.萨洛梅与《伏尔泰像》。\大公报记者颜琨摄;右下图:展厅中部分展品是源自法国的科学仪器,是中法之间科技交流的物证。

  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法国凡尔赛宫馆长洛朗.萨洛梅(Laurent Salomé)到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携手为“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览揭幕。王旭东认为本次特别展览将两馆珍品带来香港,呈现了“中法之间深厚绵长、互相交融的友好记忆”,创新设计让观众与展品进行了更多互动,而故宫博物院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洛朗.萨洛梅表示,香港是“欧洲与中国相互了解的枢纽”,这里无论是展览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高,本次与香港故宫的合作十分愉快。\大公报记者 颜琨、李兆桐

  王旭东日前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讨论了两座故宫未来的发展与合作。他认为,两馆分别在学术研究与策展理念上各有优势,“如同兄弟一般”。但仍需要吸引更多博物馆人才入行助力博物馆产业发展。

  在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本次的特别展览后,王旭东指出,虽然许多文物都曾在北京故宫展出,然而这次与香港的策展团队合作,体现了两地不同的教育背景、策展视角与理念的融合,“形成了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看不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观展体验,很有新意。”最让王旭东津津乐道的,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展览互动与多媒体展品上的创新。本次特别展览中,香港故宫将路易十四于1688年致康熙帝所写的信件以投影的形式呈现,还制作了明信片纪念品赠与观众。王旭东表示,这种创新设计让观众与展品进行了更多互动,真正吸引他们到展览中去,“一个展览首先是要吸引住观众的眼睛,才能让他们驻足,去思考展品背后的故事”。

  盼《清明上河图》数字展览来港

  讨论到未来是否会借展如《韩熙载夜宴图》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珍品,王旭东表示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于运输与保护。吴志华也表示,香港故宫开馆以来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借展文物完好无损,“不能因为展览需要某件借展文物,就将展品的保护放在第二位。”不过,在攻克文物运输与保护的难关之前,王旭东表示故宫已经在努力将珍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字藏品数据库,相信未来有机会再次将《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展览带来香港,结合香港策展团队的巧思,以新奇的形式与书画爱好者见面。

  对于博物馆人才的培养,王旭东认为这是两馆发展的基础,需要从业人员的努力来吸引年轻人入行。他表示,过去很少有高校设立博物馆专业,而现在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文物考古与博物馆研究等领域的课程,关键在于“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业务领域来支撑它。我们这些从业人员不努力,怎么能吸引青年人去报考这些专业呢?”王旭东希望推动两馆合作,开办更多学者交流计划与学术研讨会,让北京与香港的博物馆人才能够互相交流学习。同时,也需要从业人员多在展览上下功夫,“让博物馆事业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博物馆的行列。

  吴志华透露,香港故宫已经与王旭东商讨了明年的借展安排,将会为香港观众带来关于清代宫廷饮食文化与清宫皇子日常生活的展览。王旭东笑称,两座“兄弟馆”届时可以通力合作,依靠北京故宫的学术研究成果与香港故宫的策展理念,为观众带来最好的视觉享受与观展体验。

  展览展示中法文化联系

  在法国凡尔赛宫馆长洛朗.萨洛梅看来,对欧洲国家来说,有着多元文化的香港是与中国相互了解的枢纽。香港的博物馆所展现的活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无论是展览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高,这令他觉得在克服语言问题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比想像中要小。洛朗.萨洛梅表示,今年在杭州举办的虚拟展览“璀璨凡尔赛”大获成功,法国与中国未来会展开紧密合作,打造更多优秀的文化项目。

  今次展览,凡尔赛宫与故宫博物院的展品基本上各占一半,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进行策展。在洛朗.萨洛梅看来,故宫是一座可以与凡尔赛宫相媲美的宫殿。“我们试图让所有的展品来讲述法国和中国的联系,展示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之间存在的一种普遍性。希望观众可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法国品味之间的奇妙联系,以及凡尔赛宫所代表的法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而是次展览更是不断地展示中法双方在过去的文化交流。他表示,人物肖像画中的不少法国王室成员都是中国艺术的忠实粉丝,瓷器和金属制品也能展现出双方之间的联系。最后的伏尔泰画像则让整个展览上升到一种哲学的层面。展览的第三单元“工艺互鉴与创新”中展示了中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例如两件珐瑯器展品《牡丹纹海棠式花篮》,一件由法国制作,另一件则是广州仿造。“当观众看到两个物品并排摆放,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展品和法国的展品的相似之处。即使观众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也足以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凡尔赛宫曾在2023年与香港文化博物馆合作推出了“虚拟凡尔赛宫之旅”。在过去几年中,凡尔赛宫与香港的博物馆一直保持着密切而友好的联系。萨洛梅透露,“在知道要举办这个展览前,我们就想着一起做点什么。我们讨论了很多的可能性,包括重现北京展览的可能性,因为它具有象征意义,亦与香港故宫的使命十分契合。”

  洛朗.萨洛梅觉得,本次展览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其实很有趣,通过举办这个展览,我们实际上也在延续着我们所讲述的历史,进行着文化交流。我们希望继续这个故事,通过像为公众提供这样的展览,激发双方更多的好奇心去探索对方国家。”

  冀未来更多互惠互利合作

  回忆起与故宫博物院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合作,洛朗.萨洛梅都感到非常愉快。“和北京的同事们合作,就像是和法国同事一起工作一样。在凡尔赛宫,我们在一个很古老的宫殿里工作,所以在紫禁城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馆,我们可以在与最先进的博物馆的合作中学到很多东西,这里的多媒体设施非常好。”

  谈及中法之间的合作,洛朗.萨洛梅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中国很多的博物馆非常有活力,他们也很喜欢欧洲艺术。我们在法国也组织过大型中国艺术展,法国观众也想要看到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展览,希望未来有更多互惠互利的合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