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主礼嘉宾出席“修明武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展览开幕仪式。
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全新专题展览“修明武备——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军事文物”昨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揭幕。展览是香港近年首个聚焦清代宫廷武备的展览,透过约19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文物,包括18件国家一级文物,介绍清代军事组织、军事技术、尚武精神和军事艺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展览由今日(1月22日)起在香港故宫开放予公众参观,分四期进行,总展期为一年。/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李兆桐(文、图)
开幕仪式主礼嘉宾包括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文化、体育及社区联系协作)叶巧儿,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以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
含18件国家一级文物
孔令成提到,“修明武备”是香港近年首个聚焦清朝宫廷军事文化的展览,相信会增进观众对于清代军事文化与创新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今次展览名称“修明武备”取自乾隆帝的上谕,他嘱咐地方官员应当和睦兵民、完善军备,勿辜负皇帝对其信任,揭示武备在清代宫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志华指出,“修明武备”展览是香港故宫博物馆今年第一个新展览,也是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的第12个展览。
娄璋表示,是次展览展出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进献腰刀,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历史。而由西方传入的测绘工具,则被巧妙地隐藏在中国皇帝随身的佩刀的内部。可见这些文物是“多民族融合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观众在欣赏展出文物时,除了了解其本身的功用之外,也可关注它们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
本次展览将分四期进行,每期展出时间约为3个月,以轮换部分珍品。第一期展览分六个单元,包括第一单元“龙兴八旗”讲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以及其后陆续设置的各种专业部队;第二单元“刀剑天下”展示清帝打造的宝剑和腰刀,以及大量来自域外、进入宫廷而成为宫廷收藏的刀;第三单元“骑射与枪炮”展现满族传统的弓马骑射,并勾勒宫廷对于掌握火炮发射技术的重视;第四单元“操阅与军礼”探索清代军事操演的活动,包括军礼大阅、新式军队的演习等;第五单元“以图为史”精选宫廷画师绘制的战图,再现战争制胜的重要关键时刻;第六单元“防御海疆”聚焦晚清的海防建设。展品为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文物约190件,包括18件国家一级文物。范围涵盖盔、弓箭、刀剑、马具、绘画、织品、图籍和科学仪器等众多类别,当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仿努尔哈赤御用盔,它反映皇室后代对先祖创业的缅怀。
数码动画解析战图场景
展览除了运用栩栩如生的数码动画解析战图场景,还提供语音导赏,生动地向观众述说八旗的概念及展品背后的故事。除展览外,博物馆将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包括专为儿童而设的互动工作坊,内容以战图为切入点,让他们认识当中独特的多视觉叙事,并运用想像力创作及扮演战图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