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中式长衫培训班启动 传承香港非遗手工艺

2025-03-06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下图:浦明华(左二)教授花纽制作技艺现场。中上图:香港长衫协会副主席黄惠霞。右下图:学员制作的花纽。

  【大公报讯】记者刘毅报道:“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于2017年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又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承载深厚历史文化价值。日前,香港长衫协会启动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传承培训计划,邀请具丰富经验的中式长衫制作技艺师傅开班授课,以推动这项技艺的发展。

  为期两年 课程内容多元

  香港长衫协会于2021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指定保护单位,今次开设的整个项目传承培训计划,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支持,为期两年。课程内容围绕长衫制作十分多元化,涵盖中式男装单长衫制作班、中式女装立裁单长衫制作班、中式花纽制作班等。课程完结后,计划亦会招募不同人士在不同场合或仪式中穿着由学员度身制作的中式服饰,向公众展示及推广长衫文化。

  香港长衫协会副主席黄惠霞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课程主要是为向有兴趣学习长衫制作的人士提供指导,新一代的长衫技艺传承人提供指导,一共有23个学员,课程时长为100个小时,教学结果是每个成员可以做出两件长衫,“比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学如何做一件自己穿的长衫,我们这次希望学员能通过课程学会如何为他人制作一套长衫,而首先得量身,这也是学习长衫制作的基础。”

  “过去,老师傅们制作长衫,是为了赚钱餬口,现在人们学习制作长衫,是为了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体会中国人制作衣服的手工技艺。”黄惠霞补充说。

  大公报记者专访当晚,是香港海派花纽师傅浦明华教授的花纽制作课,已年过古稀的她,手作花纽40余年,如今教授学员亦是有板有眼,“我听说这个课程请制作长衫师傅,我就过来了。”她希望能在香港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都学会花纽制作。

  课堂现场桌子上摆放着剪刀、尺子、扭好的布条、花纽图样等,一众学员先从如何扭条开始学起,制作绲条,再根据浦明华画好的花纽图样制作。学员职业各异,既有测量工程师,也有在校大学生,她们围着浦明华悉心请教,询问自己制作的方式是否正确并说:“老师肯教,我们就愿意学。”

  黄惠霞希望学员通过学习长衫制作,未来真的可以投身长衫制作。且她也十分看好未来长衫文化在香港的发展:“现代都市人总担心自己的身材无法穿长衫,但长衫也有宽松款。且在我看来,长衫彰显中国文化,人穿长衫跟其他衣服完全是不同韵味,有助人们发掘自己‘另一面’。不仅如此,一些正式场合穿长衫,也可彰显中国的美学文化,显得更与众不同。” 图片: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