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重点展品(部分)
“毕加索──与亚洲对话”展览将于明日起至7月13日在M+博物馆西展厅举行。该展览将呈现60多件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同时展示约130件来自30位亚洲及海外亚洲艺术家之手的M+藏品。作为“艺术三月”的活动之一,此展览将为香港的文化盛事增色。此次展览亦是时隔12年后,香港再度迎来的大型毕加索展。/大公报记者 郭悦盈(文、图)
“毕加索——与亚洲对话”展览由M+与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共同主办,亦是2025年法国五月艺术节的开幕节目。展览获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的文化艺术盛事基金资助,并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冠名赞助,亦是马会14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
展览开幕典礼于昨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香港赛马会董事孔思和、法国驻港澳总领事杜丽缇、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M+董事局主席陈智思、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馆长塞西尔.德布雷,以及法国五月艺术节董事会联席主席郑陶美蓉及何超琼等。
塞西尔.德布雷表示:“此次展览首度摆脱西方中心视角,改以当代亚洲视角探讨毕加索的深远影响,别具创新意义。”
多角度呈现毕加索艺术才华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天才”、“局外人”、“魔法师”和“学徒”。在“天才”单元中,毕加索年轻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并将自己塑造成一位超越常人的神话人物,他持续创作与实验,展现无穷的创作潜力。“局外人”单元则体现了毕加索挑战传统、反思社会规范的态度,作品中常描绘边缘人物,并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展品包括毕加索蓝色时期作品《男子肖像》。“魔法师”单元突显了毕加索如何将日常物品转化为艺术,特别是在陶器创作中,他赋予平凡事物以非凡的意义,例如《山羊头颅、瓶子和蜡烛》。“学徒”单元则展现了毕加索向其他艺术家学习的过程,他从西方艺术史的不同时期汲取灵感,并不断融合各种风格,最终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表现。
展厅设计别具匠心,在四个单元之间的隔墙上巧妙设计了镂空区域,让观众在欣赏一个单元的画作时,能透过墙面镂空位置隐约看到另一个单元的作品,营造出作品之间的对话与呼应感。此外,展厅还设有“‘毕’如画一画”区域,观众可根据屏幕指示进行创作,增添了参与感与趣味性。
展览明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观众需购票入场。
展讯
“毕加索──与亚洲对话”
展期:3月15日至7月13日
地点: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西展厅
正价门票:240元(详情可见https://www.mplu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