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近200件作品涵盖俄法顶尖美院创作 香港国际油画交流大展揭幕

2025-03-21 05:02: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油画研究会会长林鸣岗的作品《涛声》。

  由香港油画研究会主办的“香港国际油画交流大展2025”于昨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正式开幕。是次展览囊括来自内地、香港、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近200件油画作品。香港油画研究会会长林鸣岗表示,是次展览提供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希望让观众能够接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作品。\大公报记者 李兆桐(文、图)

  时隔一年,香港油画研究会再次策划国际性的油画展览“香港国际油画交流大展2025”。本次展览邀请来自北京的三位教授、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院长及其夫人、列宾美术学院副院长及两位教授,以及巴黎的两位教授前来参与。同时,还有香港的四十位油画家携作品参展。

  展览于昨日举行开幕礼。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致辞表示,“我感到非常惊艳。(在展览中)不仅能够看到来自莫斯科、巴黎的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是次画展中还能看到众多来自内地十分有影响力、感染力的作品。”他认为,油画虽然来自外国,但是油画具有国际性,中国人也创造许多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油画作品,这体现出文化之间的交流及中国油画的民族性。

  呈现中外“教科书般”作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是次展览囊括两百多件作品,“其规模与艺术价值在香港都是罕见的”,让香港市民能够接触许多来自中外“教授级的画家带来的教科书般的作品。”

  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院长安纳多里.柳巴文称赞是次展览是“国际化、有活力的”。是次应邀前来,特别带来来自俄罗斯两座顶级美术院校的作品。

  立法会议员马逢国、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副院长格里申.亚力山大等亦出席开幕礼。

  林鸣岗向大公报记者表示,举办是次展览的目的在于让香港观众能够接触到来自国际教授的作品,了解外国专业的美术风格。“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对中国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巴黎的画家(的风格)对我们来说也相当熟悉。”同时也希望以此让外国的来宾也能认识中国的油画作品,“香港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我们可以知己知彼,学习别人好的东西,然后改变自己不足的东西,互相学习交流。”

  提及“交流互鉴”,林鸣岗表达自己对培养本地美术人才的渴望。“我们需要培养起自己的文化底蕴,有自己的院校,培养自己的美术硕士、博士。”林鸣岗希望香港美术教育可以积极地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美术院校合作,既能更深刻地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又能吸引来自大湾区其他城市乃至海外的学生来香港。

  展览即日起至3月27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1-5号展览馆向公众开放,免费入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