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中华文化节”6月起好戏连场

2025-04-08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嘉宾出席“中华文化节2025”节目简介会。

  “中华文化节2025”将于6月至9月期间举行,其间举办超过280场表演艺术节目及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延伸活动、电影放映、展览,以及社区和校园活动,并邀得多个内地艺团和艺术家来港演出并进行文化交流。今年中华文化节以“文字”为主题,汇聚来自本地、内地及海外的艺术家,参与人数多达3000位,涵盖150多个文化艺术机构。来自内地的艺团及合作单位遍及13个省市,包括北京、陕西、河南、广州、新疆等地。节目门票4月15日起于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大公报记者 郭悦盈

  “中华文化节2025”节目简介会昨日于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现场包含对谈分享以及示范表演环节,场面十分热闹。今年亦委约作曲家鲍比达创作主题音乐,融合中西风格,为文化节增添当代气息,展现香港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

  4.16办“陕西秦汉文明展”

  “中国戏曲节”是“中华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精选六台高水平剧目,涵盖京剧、越调、秦腔、越剧、粤剧及昆剧。节目云集多个知名剧团,包括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等。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总经理(文化节目)倪淑仪介绍节目亮点时表示,今年戏曲节阵容鼎盛,聚焦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包括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越调传承人申小梅,秦腔演员窦凤琴、谭建勳、屈巧哲、王新仓、齐爱云与张涛,以及越剧名家吴凤花、吴素英和陈飞等。这些实力派演员将携代表作登场,展现戏曲艺术的传承与魅力。

  西安是本届“中华文化节”的焦点城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秦、汉、唐等时代的珍贵遗产。今届文化节特别呈献极具地域代表性的秦腔,由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团演出经典剧目《周仁回府》,以浑厚唱腔演绎忠义精神。

  由香港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合办的“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将于4月16日起举行,展出多件珍贵出土文物,展现秦汉文化风貌。康文署音乐事务处举办的《西安鼓乐》展览,亦让观众一窥中国古代宫廷音乐遗响。

  增设“茶文化”系列活动

  今年“中华文化节”增设“茶文化”系列活动,内容涵盖演出、展览、讲座及示范。由作曲家谭盾担任艺术总监的“谭盾WE-音乐节”亦属系列之一,重点节目包括香港管弦乐团呈献的《茶魂》歌剧音乐会、《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乐团与香港女子打击乐团音乐会》(世界首演作品《茶溜子》),以及结合敦煌古谱与舞乐的《消失的藏经洞》。相关节目借传统与现代表演形式交织,探索茶文化于艺术中的延伸与再现。

  除舞台演出外,公众亦可参与多项免费展览与社区活动,包括《汉字的奥秘》《了不起的甲骨文》《书写的力量》《茶的历史与艺术》及“根与魂─江西赣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康文署将于6月22日在沙田举行《多彩华艺》嘉年华,设有舞台表演、非遗摊位及互动活动。9至10月的中秋䌽灯会亦将带来灯饰展览与文化表演,让传统节日走入社区。

  此外,文化节设有“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及“校园戏曲漫游”等教育项目,涵盖舞蹈、戏剧、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鼓励年轻一代认识传统文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