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一号铜马车(覆制品)/原件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帝陵园铜车马陪葬坑出土,为国家禁出境文物之一。它真实地模拟古代马车的形制和结构。铜马车整体采用青铜铸造和制作,结构复杂,应有多种工艺。出土时已经碎成了3000多块零部件,考古修复人员用了8年时间才得以复原。下图:主礼嘉宾出席“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开幕仪式。
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迎来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为了令观众了解统一王朝的文化风貌,由康文署和陕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今日起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展出逾100套文物,展品当中11件/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4件是首次在内地以外地方展出。展品涵盖秦始皇兵马俑、秦汉两代都城的建筑砖瓦、汉景帝陵寝出土的动物陶俑等,全方位展示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通等,以及秦汉时期香港的出土文物。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至7月7日。
秦汉时期,正逢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终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的改革与发展,对其后2000多年的政治及文化有深远影响。
是次展览为“中国通史系列展览”的第二个项目,承接2024年举办的“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主要介绍秦汉时期香港的发展。展出逾100套分别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的藏品,超过一半为首次在香港展出。
展品囊括动物陶俑铜马车
展览开幕仪式昨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祁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香港赛马会副主席廖长江、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陈咏雯。
陈国基致辞表示,“我们希望透过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说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钱继奎指,香港是融合中西的国际化城市,亦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一国两制’下文化共融的成果,更成为促进国际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
整个展览以“制度:秦汉文明的基石”“经济:国家政策和社会生产”“文艺:文化力量与艺术创造”“科技:科技发展与国家工程”“互鉴: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秦汉时期的香港”6个单元布展,展厅入口先见到的是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区一号兵马俑坑出土的高级军吏俑,十分具有秦兵马俑典型特色。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何惠仪表示,今年恰逢香港历史博物馆成立50周年,李郑屋汉墓出土70周年,此时此刻举办这个展览,十分有意义。展出的秦汉时期文物,以及这一时期的香港出土文物,构成一种“对话”关系,让观众更清晰感受到文明发展的脉络。展厅现场展出从高大的秦兵马俑,到充满盎然生趣的可爱动物陶俑,再到铜马车,以及建筑用的瓦当等,焦点文物包括秦代的高级军吏俑、跪射俑,汉代的动物陶俑、“千秋万岁”瓦当、一号铜马车(覆制品),引领观众按照年代顺序感受秦风汉韵。
逾20套香港出土文物同场展出
其中一项十分引人注意的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动物陶俑,在8米长的展柜中,一共展出23只动物陶俑,它们栩栩如生,一对对排列、或是一大一小排列,细节塑造清晰,憨态可爱,一只家犬、狼犬和山羊更是首次在内地以外地方展出。观众观看时,会感到好似一群动物正在向自己走近。这些动物陶俑是汉景帝陵的陪葬品,是其“地下王国”的动物供应,展示当时农耕文明时期的动物品种。
为了呼应展览,今次亦展出逾20套香港出土文物,包括在屯门扫管笏、南丫岛深湾和赤鱲角深湾村出土的汉代五铢铜钱,以及李郑汉墓出土的陶屋模型等。此外,这次展览为了在观众中更好地推广,更打造多媒体形式的互动展区等,并推出一系列主题讲座和其他教育推广活动。立法会议员尚海龙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当看到来自家乡的秦汉文物在香港展出,十分有共鸣:“从秦始皇兵马俑到秦汉时期的历史遗产,皆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他认为,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历史教育,都是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展讯/“天下一统──陕西秦汉文明展”
地点:香港历史博物馆梦周历史影像暨文化馆及一楼大堂\日期:今日起至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