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传统水墨融合现代元素 何纪岚个展“写意一黑”动静交汇

2025-04-30 05:02: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何纪岚作品《香港格式》(节选)。

  香港当代水墨艺术家何纪岚首个个人展览“写意一黑——何纪岚水墨意象”,正在中环艺穗会陈丽玲画廊举行。是次展出何纪岚以“游丝破墨”皴法创作的10余件水墨作品。作品结合几何构图与鲜明的黑白主调,在虚实相生间勾勒“阴阳并存”的宇宙观,透过粗笔与细线条的和谐互动,何纪岚将东方哲学的精髓提炼成现代的视觉语言,让观众见证动与静交汇的生命韵律流动。展期至5月1日,公众免费入场参观。\大公报记者 李兆桐、刘毅

  何纪岚的作品融合了中国水墨画与极简主义的清脆清晰度,是对比的抒情舞蹈——流畅而精确,沉思而充满活力。是次展览将传统水墨艺术重新演绎,赋予当代诠释。

  聚焦城市意境节奏

  何纪岚的作品跳脱传统山水题材,转而捕捉现代城市的意境和节奏。今次,他以凌厉的墨线勾勒建筑轮廓,透过浓淡交错的层次呈现都市的光影变化,在纸上构建出充满张力的黑白意象世界。何纪岚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我会用中国画的水墨线条去勾勒作品,是因为我觉得水墨本身蕴含无限可能。一笔一墨都是我对生活的体现,我喜欢描绘香港,但我也希望不同的观众,在我作品中感受到收获各自的体会,画中可以是香港,也可以是世界上的其他城市。”

  展厅现场展现的既有与父亲、香港水墨艺术家何百里共同完成的《岚山百里舟》,也有何纪岚以心境感受到的香港城市之光、黑白水墨之力量的作品,水墨和不同色块的对撞,都在其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在创作时,好似一种下棋的感觉,这一笔、之后的一笔,既是一种斗力,也是一种交织。”何纪岚表示。

  何纪岚的作品扎根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也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以极简主义的视觉语言演绎东方哲理。在作品《一半》中,左半边是水墨纸本,而右半边则是镜面亚克力胶板。何纪岚介绍,“水墨和宣纸是传统的艺术表达”,而另一半的镜面则更像是现代艺术的手法,“镜面反射的场景会随着这幅作品的所在产生变化。”

  在何纪岚的作品中,他希望给予观众更多想像的空间,不同的人看他的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香港格式》这幅作品,香港人可能会看见香港的城市面貌,而曾经有来自纽约的朋友说这像是纽约的街头景色。”现场展出一件长条形状的《香港格式》以及另一张同样创作于今年的《香港格式》,其运用笔法和色块愈加得心应手,透视之法并非一般的焦点消失法,而是一种纵深的透视方式。

  墨线勾勒《香港格式》

  城市意象之外,何纪岚在这次展出作品中还加大了对墨的思考,作品《非黑飞白》中,他以泼墨展示“留白”,重新演绎水墨带来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何纪岚举办个展现场,何百里也来为儿子“助阵”。在何百里看来,何纪岚对于水墨和线条的理解很强,且十分有生活化,有新气象。

  当他提及何纪岚创作《香港格式》时介绍说,作品中,他将水墨的格式变为香港结构,密集的房屋、熙熙攘攘的街景、维港映衬在水中的光影,都令他产生“感召力”,处理方式很有特色,墨与线条的融合也很是和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