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张展雄(中)凭借《世间法》获得第二届“美丽香港人情事”短片大赛公开组冠军及最佳导演。右图:《世间法》剧照。
学生时代因对美术艺术感兴趣而毅然投身电影行业的香港青年导演张展雄,至今已成功执导了多部短片并获得多个奖项。然而提起自己十馀年的电影之路,张展雄却坦言,对于每部作品自己其实都不是特别满意,作为导演,拍完回看作品时总会觉得有些遗憾,感觉还能做得更好。或许正是这种遗憾,让张展雄近年来一直在不同的新赛道上不断探索和尝试。
日前在西安出席“西影.春光电影展青年创作者支持计划”活动时,张展雄向大公报记者透露了自己的下一个“大计划”,那就拍一部长片电影。在张展雄看来,电影是艺术,拍摄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导演最重要的还是把电影拍好,因为好电影在哪里都能得到认可。\大公报记者 李阳波
出生于1985年的张展雄,正好经历了香港电影历史上最为风光的上世纪八零九零年代。还在上学时,张展雄便看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有香港的,也有内地的,比如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我就很喜欢。香港当时有各种类型的电影在拍摄和放映,受这些影响,我就特别想拍属于自己的电影。”毕业后,张展雄如愿以偿开始拍短片,初入行时的他心里总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就是那种迫切地想把自己想讲的故事拍出来。”
以小见大 拍摄多部短片佳作
张展雄的电影之路起步得很顺畅。那时候的他,每天都在为自己从事的美好事业而激动不已,然而不多久,现实却结结实实给他上了一课。“拍摄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但现实中,资金少、团队规模小,没办法,我就只能接一些政府和其他专业的项目维持生活。但另一方面,我也一直努力写剧本,希望能拍出自己的电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一连串磨砺之后,张展雄接连拍摄了《世间法》《神棍》等多部口碑佳作。
特别是《世间法》,更是一口气获得第二届“美丽香港人情事”短片大赛公开组冠军及最佳导演、第4届金鸡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短片季新翼推优荣誉短片,并入选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浪潮”单元、第29届ifva独立短片及影像媒体比赛公开组组别。
“这部短片融入了我之前的经验,我觉得还不错。特别感谢葛民辉先生担任男主角,很幸运这部短片在国外和内地的一些电影节上都放映过。”张展雄告诉记者,这部短片是在疫情期间拍摄的,时间紧、预算有限,是靠一些朋友帮忙才完成的。拍摄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那种感觉让他很难忘。而这部短片以佛学术语“世间法”作为片名,结合传统生死观,通过手持镜头,以小博大地展现普通小人物在面对应尽但未尽义务时的复杂心态。有观众感叹,《世间法》的镜头虽然聚焦的是一个小人物,但折射的却是一个大社会。
对于观众的评价,张展雄坦言,拍摄时自己并没太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对他来说,故事和里面的人物才是最重要的。“拍《世间法》的时候,我想展现一个男人在某种程度上逃避和女儿的紧张关系,他通过帮老人家办身份证来转移注意力。但在处理老人身后事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很多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亲情才是最重要的。”尽管一再强调自己并非刻意聚焦,但张展雄也觉得,新一代导演确实更关注社会和小人物的故事。
“西影”取经 尝试AI辅助剧本创作
香港电影与内地西部地区的电影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电影公司陆续合作拍摄了《太极神功》《黄河大侠》《在那遥远的地方》《炮打双灯》《独孤九剑》《大话西游》等十几部影片。
“真的很激动,我看到了《大话西游》的手写剧本,是香港那边的。”此次在西安参加活动期间,张展雄特意和一众青年创作者一起参观了“西影”艺术档案馆,看着展台上展出的《大话西游》手写剧本,张展雄感慨万分。“手写剧本里蕴含的文化底蕴让我觉得很厉害。我看了很多次《大话西游》,这次看到手写文字版,感觉这部电影的架构设计特别漂亮,很有后现代的感觉。”对于“西影”和香港电影的优良合作传统,张展雄希望传承亦充满期待。“当然希望能继续合作,但目前对我来说写好剧本更重要,等有了好剧本再考虑其他的。”
张展雄表示这是第二次来到西安,在与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其他创作者,以及对“西影”的交流中收获颇多。“这次来也见识到了很多新东西,比如说尝试了‘西影’新的AI辅助剧本创作系统,感觉很神奇。”
尽管对“AI辅助创作系统”评价颇高,但作为一名电影人,张展雄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AI可以帮忙做很多调研和剧本分析,但我觉得人的情感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AI只是辅助创作剧本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对于越来越多投身电影行业的青年创作者,张展雄认为世界很大,多感受不同文化、不同人的生活,才能写好剧本,拍出更好的电影。\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