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观众驻足欣赏关山月作品《绿色长城》。\大公报记者盛德文摄
正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香港)”,展期即将过半,已吸引众多两地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慕名前来。现场展出的160余件广东美术画作,包括林风眠《坐着的裸女》、李铁夫的《盘中鱼》《刘素薇肖像》、汤小铭的《永不休战》、关山月的《报春图》、黎雄才的《迎客松》等,铺陈二十世纪以来广东美术的重要作品,展览规模大、作品规格高。
香港著名画家黄孝逵认为本次展览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芒,十分难得、不容错过,尤其是对于香港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而言,“学画要有好作品才能学,香港艺术家普遍对于1949年之后的内地艺术作品缺乏了解,这次展览是一个很好的补课机会。”\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作品曾六次被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三次获得香港当代艺术奖的香港艺术家黄孝逵,谈及今次展出的作品便打开了话匣。他回忆自己年轻时,通过画展学习了很多的名家作品,“以前好的绘画作品都会送去北京展览,一个展览一出来大家都蜂拥而至。像汤小铭《永不休战》中的鲁迅造型,杨之光表现一位刚刚穿好矿工服、戴上矿工帽的英姿飒爽、青春洋溢的女矿兵形象的作品《矿山新兵》,在当时都是很出名的。”
“内地画家强调基本功”
他认为今次展览对于香港社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礼物。不仅在于展览的规模,更在于展品的品质。“这些画家都是经过很多学习后锤炼出来的,他们的画比较纯粹。”黄孝逵指,当前香港部分画家存在为了中西结合而中西结合的现象,而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很高深的学问,东方和西方的思想情感不同,中国画家不能简单地将西方手法直接拿来消化。
黄孝逵直言,香港很多画家的绘画基本功不够扎实,“这次展出的很多画,我相信多数香港画家根本画不出来。尤其是人物画方面,香港画家很少有敢画人的,为什么?基本功不够、造型能力不够,画不像。”他认为,内地画家一直以来的艺术根基都很深,这方面是非常值得香港艺术家学习的,“内地画家特别强调自身的基本功,对素描等的要求都是很高的。而这对于香港而言,恰恰是很多人缺乏的,香港艺术家的创作在基本功方面存在很多空白,是很大的缺陷。”
黄孝逵续指,“在香港可以明显感觉到香港画家对内地艺术缺乏了解”,尤其是1949年之后的近当代艺术,他说,“1949年以后,内地出了很多非常好的画家和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在香港是很少见的。”黄孝逵表示,“学画要有好作品才能学。”他自己和画家沈平一直在商量计划举办一个座谈会,专门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优秀作品。他说,这次展览正好是一个很好的“补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