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香港“黄永玉”国际青年版画艺术家扶持计划/赞参赛作品多样化高水准 赵力:中国青年版画家敢于突破自我

2025-07-02 05:01: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赵力在2015年担任“2015悉尼中国当代艺术月”策展人并现场导览。下图:2015年赵力担任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无声诗:中国当代水墨展”策展人并现场导览。

  “香港‘黄永玉’国际青年版画艺术家扶持计划”评审工作会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该项目特邀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今次活动在香港举办意义重大,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青年版画家提供走向世界的新契机。/大公报记者 李 畅 罗洪啸

  赵力指出,中国版画从几十年前的引进与模仿,到如今能够在全球艺术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凝聚着几代版画家的不懈努力。赵力说:“通过参赛作品,我能感受到青年版画家对传统的尊重与对创新的追求,这正是推动中国版画艺术不断前进的动力。”

  “优秀作品应传递正能量”

  “以往人们常担心年轻艺术家只盯着自己的小世界,局限于‘小生活’‘小情趣’;但本次参赛作品中,很多作品都鲜活地反映出社会、时代特征。”赵力称赞道。他发现有的青年版画家聚焦城市平凡生活,致力展现城市风貌与人文关怀;有的则将目光投向乡村与自然,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充分表明青年版画家的视野并没有越来越窄,而是逐渐拓展,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用作品传递对时代的思考与感悟。”

  在评审现场,赵力全神贯注,从数百份来自海内外的投稿中仔细翻阅、甄选。他告诉记者,本次参赛作品涵盖木刻、蚀刻、丝网、综合媒材等多版种,展现出较高的创作水准与多样的风格面貌,既深耕夯实已有的领域,又勇于突破材料与语言的边界。

  赵力还观察到,参与本次活动的一些青年版画家特别用心。他们带来的参赛作品往往是一整个系列作品,甚至由十几张作品所组成,“这能更全面、深入地展现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艺术风格,让评审和观众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创作的整体水平。”

  当被问及本次评选青年艺术家版画作品的评审标准时,赵力期待看到一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勇于尝试新技法、新表现形式的与众不同的作品。他解释道:“年轻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老师、朋友等周围人的影响,在创作风格上容易趋于同质化。然而,真正的艺术需要独特的个性表达。”赵力认为,年轻人充满朝气与活力,要展现出锐意进取的精神,传递正能量,“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自我表达,更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贡献。优秀的作品应传递给观众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中国版画呈现全新风貌

  赵力回忆道,他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央美院时,版画系丝网版画工作室刚刚起步,多版种教学和创作刚刚成形。而在此之前,中国版画以木版、铜版、石板等传统版种为主,新的媒介形式尚未普及,“这一阶段,中国版画总是处于学习、跟随与模仿的阶段,这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时期。”

  而如今进入新时代,中国版画呈现出全新的风貌。“当下,中国版画在全球艺术版图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响亮声音,许多国外的美术馆和活跃的艺术机构纷纷收藏中国版画作品,举办相关展览,促进中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赵力指出一方面这源于中国版画扎根传统,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版画家积极了解世界艺术动态,在互鉴融合中的不断创新。他观察到,中国版画的创作群体,一直是中国艺术家群体中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力量之一。

  借助AI探寻新创作方向

  谈及AI对美术界的影响,赵力直言,“冲击肯定是有的,而且还不小。”不过,他也指出,科技对艺术界的冲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摄影术的诞生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摄影术出现后,写实绘画受到巨大冲击,许多专注于写实的画家一度面临困境。”然而,也正是摄影术的出现,推动全球艺术进入现代阶段。他补充说:“自此艺术家们意识到,单纯模仿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艺术需要更具有表现力,要超越对现实的简单描绘,深入挖掘并展现哲学、文学的内涵以及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发展变迁。”

  “从某种意义来讲,AI倒逼整个艺术界的迭代升级,让艺术家回归其本真角色,更像真正的艺术家。”赵力解释道,他发现AI生成的作品大多依托于既有的知识库,所生成的图像往往能找到出处,缺乏独特性。

  正因如此,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应该积极拥抱AI,借助AI来筛选掉那些前人已经涉足过的领域,转而探寻更为新颖独特的创作方向,“艺术必须回归其本质,不断创新。AI的出现看似是一种竞争,实际上,艺术家想到的方案会更多,创作道路也会更宽广。” \图片: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