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青年艺术家陈启祥作品《褶皱》。\主办方供图
【大公报讯】记者张宝峰、实习记者陈佩琪报道:在参与首届“香港‘黄永玉’国际青年版画艺术家扶持计划”年度展览的作品中,一幅幅带有浓郁抽象风格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它们以抽象表达具象,以抽象叩问心灵,在版画的世界里构筑起一座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青年艺术家尹伊阳在谈到自己的作品《云山乱.二》时说,“观看之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绘画之眼。正如中国山水画以‘卧游’的形式体味山水,而西方绘画则多以写实的笔触再造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思绪,这件作品以铜版画的形式重新审视风景,旨在触模式地塑造自然之美,传递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本体性思考。”
作品《欲望阶梯系列之真理之岛》通过线性叙事的黑白图像,创造出一个逃离景观社会的现实。青年艺术家胡景正如此解读自己这件作品,“在这个空间平台里,我突破了自己的框架。在我想像的牢笼里,各种支离破碎的欲望被阻隔。我到达这个平台,试图从笼子里释放我的欲望,勇敢地走在追求真理和生命价值的道路上。”
青年艺术家魏君婷的艺术创作视角融合中西,创作语言颇有时代特色。这次参展,她选择了全手工丝网印刷马赛克形式,目的就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展现科技与原始手工的对立与矛盾。
谈及“黄永玉”国际青年版画艺术家扶持计划,青年艺术家方小龙对大公报记者说,每一次落版,都是对时代的回应;每一幅作品,皆是与世界的低语。扶持计划是连接创作与学术、技艺与思想、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作为参展艺术家,我深切感受到传统版画语言在当代语境中的可能性。这个平台不仅汇聚了全球青年创作者的多元视角,也让版画在当代语境中持续生长。感谢扶持计划让青年创作者的声音被听见,让图像成为思想的桥梁。”“黄永玉先生以刀笔绍其心志,其作品中率真坦诚的生命力永远启示着后辈。”青年艺术家陈启祥认为,在物质与感官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今天,版画以其不可取代的“印痕”与“触感”,成为人们回溯本源、联结身体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