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勿忘国耻 电影《731》定档9.18

2025-08-04 05:02: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影《731》海报。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多部以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相继推出。其中,电影《731》昨日宣布定档9月18日在内地上映。该影片主要讲述在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在官宣定档之后,电影官方微博发布海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并表示:“铭记,是为了更好前行。以光影之名,抵抗遗忘,捍卫真相。”

  至于影片何时在香港上映,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大公报记者查询时表示,“肯定会引进该片”,有关详情将在稍后公布。/大公报记者 张 帅

  电影《731》的总策划、总出品人为庄严,总制片人为张望,导演为赵林山,主演包括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冯文娟、林子烨、温碧霞、李善玉等。影片通过侵华日军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刻画实行反人类暴行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可怖,以及遭受非常人对待的被实验者的绝望,旨在借还原史实,传递反战主题。

  还原史实 传递反战主题

  据已公开的权威信息,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哈尔滨秘密划定6.1平方公里区域,建立世界最大细菌战基地。七三一部队本部下设8个部、1个特别班和3个野外实验场,构建了从人体活体实验到细菌武器研制的完整犯罪体系。原队员供述,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人被用作人体实验材料。专家通过对“特别移送”原始档案、伯力审判材料等史料的比对,确定其中有姓有名、有名无姓、有姓无名及事件关联的受害者达1549名。日军将鼠疫、霍乱等致命病菌注入受害者体内,在冻伤实验室、毒气实验室,进行惨无人道的实验。1945年日军战败前夕,七三一部队炸毁建筑企图毁证,但残留的陶瓷细菌弹头、实验器具,成为揭露罪行的铁证。

  在今年4月第2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上,导演赵林山曾坦言:“我们以铭记之名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揭开疼痛的伤疤,而是要让和平的光照耀在人类文明的征途上。”电影总策划、总出品人庄严也表示,期冀借助影像的力量,让历史真相不被遗忘,让和平信念代代相传。

  “《731》选在2025年上映别有深意,80年前,我们用鲜血赢得和平;80年后,我们以电影守护记忆。十年磨一剑,不为渲染伤痛,而为守望和平。这部电影就像一盏灯,照亮那些可能被遗忘的角落。”总制片人张望此前接受采访时称。业内人士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今次影片定档9月18日,其意义如电影海报所称: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影片未映先火。7月31日,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想看榜,《731》的“想看人数”超过了340万,位居第一,遥遥领先暑期档,位列近期电影“想看榜”的第一位。不少影院经理透露,他们已经为《731》预留了较好的排片空间。

  艺术表达 突破宏大叙事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影片《731》与近期热映的《南京照相馆》一样,主要通过小人物的视角,以个体命运折射战争伤痕,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以及普通人在战争来临时的绝望、挣扎和抗争,“这些影片突破传统宏大叙事,聚焦普通人的选择,在制作、故事和表演层面也都达到较高水平,所以观众整体满意度较高。”

  “每逢重要的纪念日等时间节点,都会有相应的题材电影上市。但是,影院是要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实体,类似的主题电影如果没有在电影的艺术性上下功夫,很难捕获观众的注意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景俊美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南京照相馆》《731》等受关注影片既注重历史真实,也重视影片的艺术性表达,让更多年轻人通过“艺术”了解历史真相,这为题材电影的未来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