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艺坛动静/以花喻人 交织世间盛衰荣枯 民族舞剧《红楼梦》

2025-08-06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由年轻编导黎星、李超联手编创,自2021年9月23日首演迄今,已演出超过三百场。2023年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除了曾在内地三十多座城市巡演外,2024年9月出访新加坡,今年6月亮相台北舞台。据悉,每次巡演,台前幕后动员近一百人,队伍成员的平均年龄为三十二岁。/刘玉华

  自公演以来,经两位编舞、导演多次悉心修订,此剧唯美地展现《红楼梦》原著太虚幻境的气氛、场景;细腻地刻画大观园内各式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宿命。他俩采用了糅合兼具中国古典美学及现代意义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既看到熟悉的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感情纠结,又能感受到十二钗备受命运播弄的际遇。

  采用双线结构叙事

  “从宝玉的视角看到了十二个姑娘,确定了这是我们的一个要诉说姑娘(们)的视角……”同为三十多岁的黎星和李超早前接受媒体访问,指出这个原创版本,叙事手法用上双线的结构。换言之,整个演出包含宝玉眼中的十二金钗,加上十二位仕女打破时空顺序的框框,同时登场演绎她们的经历,遂组成极富创意和想像力的十二段舞蹈。

  这些舞段,各具题名。譬如说,幕启的“入府”便是从宝玉的视角出发,眼见林妹妹初到贾府的情况。宝玉、黛玉和宝钗相继亮相,王熙凤、贾母等与府中众多人物的互动;舞台上珠帘、䌽灯高挂,琉璃屏风巧妙地调动,可说是具体形象地展示了全剧的人物关系、情绪以及叙事的框架。

  接着的“幻境”,宝玉入梦,走进太虚幻境,目睹十二金钗一同起舞。她们继而各自站到天幕投映的判词底下独舞,抒述自身承受的宿命。整个场景,呈现众人交织的命运,淒美虚无。

  当初构思角色时,黎星认为担演宝玉、黛玉的舞蹈员,不应有A角、B角之分,故决定选用三组演员一起排练。他说:

  “我(饰宝玉)和李艳超(饰黛玉),属于较成熟的演员;罗昱文(饰宝玉)与胡婕(饰黛玉)则属于当打之年,处在上升期的演员;姜爱东跟罗颖是青春版的宝玉、黛玉。”

  不同年纪、舞台经验各有差异的演员,塑造角色时发放的说服力及感染力,明显地各具优势。演出几百场下来,如今扮演宝玉、黛玉,以至其他的核心人物,已增添了好些新的人选。

  利用不同属性的花朵比喻黛玉、宝钗、王熙凤、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李纨、妙玉、秦可卿与巧姐,是全剧最显而易见的意象。此外,十二金钗在人物造型、服装设计两方面费了很大的心思,务求营造鲜明的视觉效果。

  造型服饰助情感表达

  负责造型的著名设计师贾雷,历年获奖无数,其中深受香港舞迷喜爱的《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孔子》等多齣舞剧,皆是他的代表作。谈到民族舞剧《红楼梦》,他强调:人物的定位,予人游走在时尚与古典之间的感觉,借此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这个剧目,并且去了解古典的世界,对照当代的人情世事。他又在鬓发与碎髮上边进行了很多波纹的处理。演员出汗的时候,鬓发、碎髮黏在颈上,会显得有点性感,惹人怜爱。事实上,演员的装容扮相,可帮助他们进入角色,表达情感。

  服装设计师李昆从清代画家孙温的《红楼梦》绘本汲取灵感,采用“云肩”作为姑娘们的服饰特点。古代女子披搭在肩上的彩锦织绣物,常以云纹作装饰,故称“云肩”。此外,因她们的服装拥有不一样的色彩,同场现身时让人一目了然。举例说,黛玉的云肩是深绿色的竹片和水芙蓉(荷花),配搭素淡的舞衣。元春是明黄色,烘托其贵妃身份;迎春、探春与惜春则分别是小嫩绿、小嫩黄等,恰似春天开的花儿的感觉。自始至终,十二金钗在台上诱发花开花落,人世间盛衰荣枯的联想。

  民族舞剧《红楼梦》今回在港公演四场,已购票的观众紧记不要迟到,尽可能提早到场。正式拉开帷幕演出十二舞段前,会安排暖场:十二钗手执标志着各自个性特征的花儿,先后出场,缓步走近舞台前长桌子旁,欲语还休,沉吟半晌,方把花朵或插进瓶子里,或放置桌面上……委婉地倾诉各自的情怀。

  看了暖场,大家很自然地被牵引进入现场的红楼世界。

  (作者按:中华文化节节目,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8月8日至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公演。)

  部分图片:江苏大剧院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