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大献供”源远流长

2025-08-24 05:01: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法会中的主科敕水环节。下图: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义觉)道长献花。

  今次“和平大法会”由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义觉)提出启建,旨在以此殊胜道场,为祖国人民祈福迎祥,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安定,世界和平永驻,灾厄平息,众生和乐。

  在道教献供科仪之中,以“供诸天”科仪最为普及,“大献供”科仪则是场面盛大隆重,并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献供科仪”。历史上有关“献供科仪”之源流,可追溯自至中国古代皇帝每年进行之祈福活动,帝主亲自登坛祝祷,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法会科仪乃取材于道教古籍《广成仪制》中之“供祀诸天”、“迎斋上供”及“供祀荣华”等仪式,其中经文内之礼仪的法规非常严格,如周代献供祭天之“圜丘祀天”。

  今次举办的“大献供”科仪一方面上承古时皇帝祀天献供之仪式,另一方面按道教混元宗坛全真派仪范进行的一场简单、隆重及富道教文化意义之科仪;借以“上报天恩,下祈福佑,并祝愿世界和平、祖国、香港、繁荣进步、和谐、吉祥”。

  大献供科仪集“上供”“祈福”“酬谢神恩”于一体;其中上献之供品有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种,以及百样斋菜等不同的供品,现代简化为“献五供”。

  “大献供”呈现源远流长的道教科仪文化精华,是道教敬天祭祀之极盛大仪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