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美术展在京举行。右图:巨型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
笔刀为枪,丹青铸魂。8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浓墨重彩呈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雄壮史诗。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文、图)
本次展览聚焦“人民必胜”主题,以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分为序篇、国难当头、浴血奋战、伟大胜利、走向复兴5个篇章。通过一件件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作品,深情礼赞伟大抗战精神,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推出《黄河大合唱》数字化互动体验
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在开幕式上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烟中,一代美术家以笔刀为武器,呐喊抗争、凝聚民心、鼓舞战斗,在民族危亡时刻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和平岁月里,美术家们怀着浓厚家国情怀,持续在抗战主题上用心用力,让伟大抗战精神愈发焕发光彩。
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还将推出《黄河大合唱》数字化互动体验,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
走进展览正厅,在“人民必胜”的硕大竖排金字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巨型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雕塑上,既有战士,也有百姓,他们有的持枪,有的握铲,纷纷凝视前方,勇毅而行,生动展现出中国军民协力抗日的坚定样貌。
慢行展厅间,一幅七头狮子傲立山巅的画作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这就是徐悲鸿的名作《会师东京》。1942年前后正值抗日战争关键时期,徐悲鸿一直密切关注战局,并希望通过画作表达对抗战的支持。
如果说徐悲鸿的作品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那么,展览现场齐白石的作品则体现出国人对“和平美好”的期盼。
与徐悲鸿作品相距不远,记者还看到了齐白石92岁高龄时创作的《和平万年》。画面中,硕大的荷花、简约的花瓶、生机勃勃的万年青,共同构成谐音“荷、瓶、万年”。
展览现场还有另一幅齐白石的和平主题作品。与《和平万年》相比,这幅名为《和平颂》的作品更加群星璀璨。这幅长398厘米、高201厘米的巨製由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等十馀位艺术家共同创作完成,并由郭沫若题写画名,形成“书画合璧”的布局。这幅作品以15只白鸽为主体,背景搭配古松柏、牡丹、翠竹等元素,设色鲜明,气韵不凡,透过艺术家画笔表现了中华民族珍爱和平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