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元宵乐》剧照。右图:《钟馗醉酒》剧照。
【大公报讯】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9月带同其获奖节目《古艺新姿木偶戏》重临香江,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策划的“中华文化节2025”展演七齣经典小戏,并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代表传承人陈应鸿率领一众资深和新晋操偶者,以精巧的木偶造型、细腻的操线功和独特的剧种音乐,展现闽南民俗千年非遗技艺。门票现于城市售票网(www.urbtix.hk)发售。
每场表演均设互动环节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移民南迁入闽。传承至今,保存700多齣传统剧目和由300多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包含“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并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操线功夫和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木偶造型和制作工艺,剧目中亦保存大量闽南地区的民间习俗和方言俚语。泉州提线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于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古艺新姿木偶戏》于2002年获第10届文华奖,多年来曾在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剧目多元丰富,其中《元宵乐》重现泉州元宵节期间具有闽南民俗风情的“踩街”场面,当中有“拍胸”“跳鼓”“舞狮”等民间舞蹈特色,为长演不衰的剧目;《贵妃醉酒》将京剧的唱腔与“傀儡调”混搭,体现南北戏剧艺术交流的魅力;《若兰行》出自古戏《织锦回文》选段,细腻刻画主角苏若兰千里寻夫的艰难。
此外,操偶者透过精准而细腻的操线功赋予木偶生命和灵魂,如《小沙弥下山》的木偶小沙弥在风雨路上慌急情状的各种精妙步态;《钟馗醉酒》的木偶钟馗能做到提壶、饮酒、打嗝等动作;《狮子舞》则结合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技法,表现母子双狮亲昵嬉戏;《驯猴》的木偶猴子更会弹结他、骑单车和跟随的士高音乐跳舞,惟肖惟妙,展现泉州提线木偶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的新活力。每场表演设有互动环节,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项非遗技艺。
演出讯息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古艺新姿木偶戏》
•时间:9月12日及13日晚上7时30分
•地点:西湾河文娱中心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