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主礼嘉宾与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前排)在“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开幕礼上合照。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今日起开始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183件抗战时期的历史文物,当中8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以沉浸式的展示手法,全面回顾中国人民历时14年抗战始末、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角色、香港在全民族抗战当中的贡献以及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意义等。展览展期至12月15日,免费入场。/大公报记者 刘 毅 郭悦盈(文) 何嘉骏(图)
“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昨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183件抗战文物,8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另有展品来自香港历史博物馆馆藏、私人藏家等。当中三分之一的展品为首次在香港展出。
陈国基:正修缮各区抗战遗址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秘书长王松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中国银行(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孙煜、香港赛马会董事龚杨恩慈、“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辖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等出席并主礼展览开幕仪式。
陈国基致辞表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展开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革命先烈以坚定的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顽强抵抗,每一寸山河国土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全国各民族、各阶级的团结抗争,不仅守护了家园,更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最终成就辉煌的胜利篇章。
陈国基续指,除了是次展览,特区政府亦正举办多样纪念与教育活动,包括抗战遗址考察、研讨会、专题讲座、电影放映、书展和图片展等;并推进全港各区中共抗战遗址修缮工程,使市民能更深刻、全面地认识抗战历史及其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升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孙德立致辞表示:“香港抗日斗争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不会忘记,香港同胞始终与祖国风雨同舟,通过募捐、筹款、抗日宣传、收容难民等方式,书写了同仇敌忾的抗战故事。”
杨帆致辞指出:“从海外援华物资的中转枢纽到文化名人的抗战堡垒,从隐秘战线到普通市民的一元捐款,香江儿女以赤子之心守护祖国。特别是活跃在港九新界的抗日力量,有力牵制日军、支援全国抗战,彰显了血浓于水的家国担当。这段记忆是香港与国家命运与共的见证。”
开幕典礼最后,亦邀请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老战士林珍、罗竞辉登台合照。
重构历史场景 打造沉浸式观展
是次展览时间跨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下启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程,直至日本投降,其间囊括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抗战经历,以及香港英勇抗战历史。
整个展厅分为日本侵华、全民族抗战、血脉相连、共禦外辱、香港沦陷、得道多助、伟大胜利、展望等主题展区,展出文物、历史影像、照片和文献等,全景式呈现抗战的壮阔历程,深刻诠释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彰显抗战精神对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深远影响。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何惠仪介绍展览时表示,展览令抗战历史呈现得更加真实,传递的意义是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贡献,以及和平的得来不易。
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也指出,为筹备此次展览,国家博物馆统筹调配馆内多项资源,集中用于支持本次香港展览。
为了令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细节,今次展厅重构抗战历史场景,比如打造“卢沟桥的石狮子”、展出的历史照片等,都做了一定比例的放大,部分照片有3米高,以及香港沦陷时期集中营的铁丝网场景,并配合历史影像等,引领观众多维度、沉浸式观展。观众在展厅走上一走,即能感受到峥嵘岁月的弥漫硝烟,感动于军民一心,为争取抗战胜利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展讯
“万众一心 维护和平─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览”
展期:8月27日至12月15日
地点:香港历史博物馆梦周历史影像暨文化馆及一楼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