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主礼嘉宾与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前排)出席“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开幕礼。
“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展览昨日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今次展览分为“粤港沦陷”“奋力抗战”及“抗战胜利”三部分,展出约40件/套抗战文物,以及约150帧历史照片,包括东江纵队成员曾使用的物品、抗战先烈事迹,以及记录广东和香港沦陷期间的珍贵影像,展现粤港两地在民族存亡之际合力抗战的深厚情谊。展期至明年7月8日,公众免费入场。展览预计将吸引约15万名观众参观。\大公报记者 颜 琨 郭悦盈(文) 麦润田(图)
粤港两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今次展览聚焦于面对外敌入侵时,粤港两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血脉相连、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历史。展览重点呈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下,两地人民所承受的深重苦难,及其共同奋起抵抗、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程。博物馆内设抗战图书角和互动游戏,方便公众了解抗战历史,传承并弘扬爱国教育精神。
卓永兴:铭记共同抗战史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秘书长王松苗、广州市文物局局长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晓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刘智鹏、“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辖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委员彭韵僖、博物馆咨询委员会历史专责委员会主席莫家豪等出席并担任主礼嘉宾。
卓永兴致辞时表示,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也展示了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展览透过约40件(套)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约150帧历史照片,包括东江纵队成员曾使用的物品,及记录广州和香港沦陷和抗战先烈的照片等,让香港市民更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让年轻一代铭记这段共同抗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及展现对历史的尊重、对英烈的尊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感悟抗战精神,更好厚植和激发广大市民的爱国情怀,正是特区政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目的。
刘晓明致辞表示,回顾中国的抗战历史,粤港两地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地缘上唇齿相依、血脉中亲情连结。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粤港再次携手,两地的文史专家和策展人员共同整理文献资料、反复打磨展览大纲、精心设计展览,最终通过40件/套文物,生动呈现粤港两地努力同心抗击侵略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
剪彩仪式后,学生代表向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和抗战老战士谢祥兴送上花束,以表敬意。
设“抗战历史互动教室”
除了展厅内的珍贵展品,展览还设有“抗战历史互动教室”,提供多元互动体验。参观者可试穿老游击队战士的制服、帽子和背包,透过AI技术与抗战老兵“对话”、观看专访影片,或参与“英雄远征棋兵路”下棋游戏,寓教于乐。教室最后设有留言板,供参观者向抗战英雄表达敬意。展览期间,馆内亦提供工作坊及导赏等活动,供公众参与。
此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当日,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将推出多项活动,包括抗战集体艺术创作、抗战电影《同学们》(2024)播放,以及抗战历史对谈活动,让公众进一步认识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