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烽火战歌点燃“旗正飘飘”音乐会

2025-08-31 05:01: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旗正飘飘──中国抗战歌曲音乐会”演出多首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香港电台第四台昨日于香港演艺学院赛马会演艺剧院举行“旗正飘飘─中国抗战歌曲音乐会”。音乐会以抗战时期的代表性歌曲串联抗战历史,带领观众回顾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演出中,桃李之声合唱团、男高音陈晨与女高音邝励龄轮番登台,配合动态灯光与老照片投影,将历史与音乐紧密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让观众仿佛重返那个激荡人心的年代。

  大公报记者 郭悦盈(文、图)

  在今次音乐会中,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广播处长关婉仪、政府新闻处处长廖李可期,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等应邀出席,一同铭记抗战历史,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

  音乐会由桃李之声合唱团演唱的《抗敌歌》揭开序幕,随后带来《旗正飘飘》及《长恨歌》,均为抗战初期的重要作品。每首歌曲之间,主持人亦穿插介绍作品的背景,例如提到黄自作曲、韦瀚章作词的清唱剧《长恨歌》,借唐明皇不问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的历史,抗议当时国民政府对日军侵华的不抵抗政策,让观众在欣赏音乐之余更能了解其历史脉络。

  此次合唱团演唱了《长恨歌》的五个乐章,包括: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第三乐章及第五乐章由男声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六军不发无奈何”;第八乐章“山在虚无飘渺间”;以及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舞美设计亦随音乐情绪而变化,灯光在红色、暖黄色与紫色之间切换,营造出与旋律呼应的氛围,令现场感染力更为强烈。

  《长恨歌》演唱结束后,由男高音陈晨演唱、钢琴家黄乃玮伴奏的《松花江上》和《嘉陵江上》登场。钢琴以左手滚奏开场,气势瞬间被推高;陈晨的演绎饱含深情,如同在讲述故事般娓娓道来,带出了近乎歌剧般的张力与感染力。

  女高音邝励龄演唱了抒发流离失所之哀的《白云故乡》《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对“九一八事变”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提出严正控诉的《五月的鲜花》。这些曲目创作于30年代后期,在今次音乐会的音乐处理上同样相当丰富。《五月的鲜花》虽然旋律多有重复,但因钢琴编曲巧妙,让观众完全不会感到单调。

  全场合唱《保卫黄河》

  稍后,男高音再次演唱《长城谣》《歌八百壮士》和《热血歌》。其中,《长城谣》满怀爱国热情,《歌八百壮士》歌颂军人英勇事迹,两首曲目皆侧写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歌八百壮士》以一句反复演唱的“中国一定强”作为结尾,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有观众高声呼喊“好!”

  独唱环节结束后,桃李之声合唱团再次上台演唱《黄河大合唱》选段。演唱开始前,主持人详细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历史,并展示了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指挥排练的老照片。女高音邝励龄再次登台,参与演唱其中的一首选段《黄河怨》。随后合唱团演唱《保卫黄河》,和声激荡,钢琴间奏巧妙推进气氛。唱到最后一段时,有不少观众跟着合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音乐会以合唱《怒吼吧黄河》作结,高音声部气息充沛、声声激昂。演唱中,舞台背景呈现动态的红色底与黄色花纹,同步投影1939年的老照片,在光影与音乐间,给人强烈的沉浸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