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神曲》谢幕现场。
为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意大利音乐剧《神曲》9月4日至7日在香港举办一连五场表演,这亦是该剧首度来港演出,为观众带来但丁史诗的沉浸式体验。《神曲》联合制作人雷奥纳多.格拉维纳致辞表示,“《神曲》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座文化桥梁,连结两个同样以诗歌、哲学、艺术与美为核心的文明。”/大公报记者 颜 琨 郭悦盈
音乐剧《神曲》由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别支持,紫荆文化集团指导,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察哈尔学会主办。
在中国多个城市演出50余场
在昨晚的演前交流会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利群致辞表示,“作为全球首部改编自但丁同名史诗的音乐剧,《神曲》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份蕴含深厚友谊的外交献礼。近年来,我们持续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沃土,助力香港建设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意大利驻香港领事馆总领事费文浩致辞表示,“《神曲》在中国巡演15个城市,举办50余场演出,让更多中国观众透过音乐和戏剧感受但丁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香港作为东西交汇的国际都会,一直在推动双边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雷奥纳多.格拉维纳表示,《神曲》中的人文精神,与中国思想家们的智慧遥相呼应,展现出人类共同面对挑战、追寻平衡与和谐未来的精神力量。正因如此,这部音乐剧不只是艺术礼物,更是中意共享的珍贵文化遗产。
音乐剧《神曲》是首部把诗歌《神曲》用音乐来诠释的音乐剧作品,是对《神曲》的再发现、再挖掘和再创作。今次的音乐剧融合摇滚、歌剧与古典乐,配合3D沉浸式投影与机械舞台,带领观众展开从黑暗到光明的灵魂旅程。
在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安德烈亚.奥尔蒂斯表示一直谨遵但丁的原著来改编。“这部音乐剧运用意大利人的想像力,注重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让观众感受到但丁原著的魅力。希望这部作品可以成为带给中国观众的一份礼物。”
在今次音乐剧中饰演但丁一角的是意大利演员安东内洛.安焦里洛。在他看来,这个角色并非一尊高高在上的雕像,而是一个真实的人。而导演安德烈亚的选择是让演员去呈现“诗人背后的男人”,这也是他在表演中努力展现的重点。安东内洛表示,“我们习惯把但丁放在远处,穿着红袍,像一尊必须仰望的偶像。但其实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过战争,有过流亡,也面对过孤独和痛苦。”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与天堂三部分,但在表演过程中,安东内洛将身着一件戏服从头演到尾。对他而言,地狱最具挑战。“地狱的故事非常触动人心。比如法兰切斯卡与保罗因爱而死,或是乌戈利诺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作为演员,如果每晚都当成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那真的很难承受。”他解释,地狱之所以格外深刻,是因为它“贴近人性、具体可感”。这里的痛苦与惩罚,不仅是舞台的再现,也是人类情感的投射,因此特别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音乐剧《神曲》运用了大量3D投影技术及舞台装置,此前曾在成都、北京等城市进行巡回演出。与内地剧场舞台不同,今次的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场地较小,在舞台布景和投影方面都做了调整。导演安德烈亚表示,“尽管场地有所变化,但整体的故事内容没有做任何删减,会完整的呈现出来。在较小的场地演出可以离观众更近,希望可以与观众更亲密的接触。”
为引进更多世界级作品提供借鉴
察哈尔学会国际传播委员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周虎成表示,《神曲》是世界经典名著,此次意大利原版音乐剧能够在中国多地巡演,恰逢中意建交55周年,具有特殊的文化交流意义。这部作品将但丁的史诗改编为现代音乐剧,引发观众对哲学、生命与社会的思考,也是公共外交的实践。观众能体验东西方文明的共鸣,并对意大利文化形成新的认识与探索。
他续说,《神曲》项目展现了“智库引导、企业主导、艺术为本、科技为翼”的合作模式,保持艺术格调并运用3D投影等技术呈现经典,为中国引进更多世界级作品提供了借鉴。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崔建春,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薛丽军,但丁学院香港总部主席Bruno Feltracco等亦出席演前交流会并担任主礼嘉宾。
图片:大公报记者郭悦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