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陶屋体现岭南中原文化双向交流

2025-09-21 05:01: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河南博物院藏汉代陶楼建筑明器。

  汉代人十分注重死后的世界,也能拥有生前生活过的场景,不仅有动物俑,建筑明器也是汉代丧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今人了解当时的建筑风格。

  河南省博物院管理部藏品二科科长王琼表示,汉代墓室出土的随葬明器,以陶楼建筑为例,根据建筑结构将其分平房、楼、宅院三类,这些既是社会生活一部分,也是展示文化观念的重要窗口。

  王琼从中原地区的汉墓出土建筑明器,以及李郑屋汉墓出土模型明器为切入点,论述汉代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她表示,伴随汉代中期大量汉人南迁,汉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令岭南地区也在汉朝出现了以陶屋(岭南地区称陶楼为陶屋)作为随葬明器。

  相比较中原地区的陶楼,岭南地区的陶屋不以实体展现建筑细节,而是以刻画展现斗拱、棂窗等汉文化元素,注重与自然融合,以及便利生活,从传统的“上人下畜”建筑建构转为“人畜分开”的建筑模式。

  王琼更表示,不论是中原地区的陶楼,抑或是岭南地区的陶屋,中原文化传入岭南地区,而岭南文化也对中原产生了反向影响,比如中原地区出土的陶楼明器,可见仓储类建筑明器增添了防潮功能,以确保储存物的安全,体现了两地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