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主礼嘉宾为“九十礼赞.翰墨华章──施子清博士书法回顾展”揭幕。右图:观众欣赏施子清书法作品。
“九十礼赞.翰墨华章──施子清博士书法回顾展”昨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施子清现存作品超过8000件,多次于各地重要展览中展出,并被数家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今次展览展出其书法作品及对联120件,回顾了他在书法艺术中的卓越成就。\大公报记者 颜琨(文)、黄洋港(图)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副署长林建东,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林枬,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香港茅台之友协会监事长、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杨孙西,第十届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施清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会长、立法会议员马逢国,港区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吴秋北,港区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霍启刚,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等嘉宾出席昨日举行的开幕礼。
陈国基:以笔墨书写中国好故事
陈国基致辞表示,这次书法回顾展适逢施子清九十大寿,展出120件佳作,不但展示他书法艺术的技法,更呈现中华文明的精神与面貌。“今次展览是施博士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再次合作,借着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地位,将书法这种中华文化独有的艺术推广开去,让更多人能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加深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思想内涵,细阅以笔墨书写的中国好故事。”
陈国基续称,“文化艺术”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其中一个关键词。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的内联外通优势,不但成就香港成为连接国家与国际间经贸合作的双向平台角色,更是促使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我们将积极发挥香港中外文化汇聚的特色,让中华文化从香港出发,走进国际舞台,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陈国基表示,去年公布的《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为香港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我们会举办及支持更多大型、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合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搭建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也凝聚着文化自信。本届政府全力推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厚植爱国情怀,而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正正是凝聚我们齐心贡献国家、建设香港的精神命脉和力量源泉。”
苏士澍表示:“施子清七岁清水写砖,九十载寸管为舟墨海扬帆。他在书艺的成就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奋斗人生、择善固执与责任担当,更是我们的楷模。其书法之路,非泛泛之辈仅为閒情逸致的消遣,实乃发自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承继与传播弘扬;又昇华为将个人喜好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紧密相连,勠力为香港开拓一方淨土。”
施子清:冀推动环球书艺交流
施子清致辞时表示:“构建内地与香港文化桥梁、整合团结香港的书法爱好者统一行动、推动两岸四地乃至环球书艺交流,是我引以为傲的几件大事。这是我的初心,也做出了一点成绩。”
施子清续指,香港正处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经济基础必须有优秀的上层建筑配合。经过多年努力,香港文化的新风貌已经有一定的根基,“但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要不骄不躁再创辉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香港经济再起飞,作出我们的贡献。”
施子清书法作品多次在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厦门等地展出,颇受好评。今次展览不仅展出了施子清笔下荀子、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的诗篇,亦有“扇面题字:诗礼一家春”、“给香港的一句话”、“自撰《履职》”、“自撰《施子清九十有怀》”等日常题字作品,全面展现施子清的书法作品与人生经历。在“自撰《施子清九十有怀》”中,他写道:“清泉流日夜,林花不老春。雪里翰墨粹,香江爱书人。”
今次展览由中国书协香港分会主办,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香港茅台之友协会、香港友好协进会、香港北京社团总会、沪港社团总会、联合出版集团、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