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9月30日起内地上映。
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定于9月30日在内地上映。近日在北京举办首映,导演陈凯歌携众主创出席。首映当日发布“万众一心”三部曲幕后群像特辑和三部曲系列海报,特辑通过一系列幕后制作数字,揭示《志愿军》系列5年的创作初心和历程。海报则用三部电影中的“名场面”,回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三载四季。
【大公报讯】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直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边打边谈”的作战历程,不仅展现前线战场的浴血拼杀,还将着力讲述谈判桌上的外交较量。
从剧本筹备至今,《志愿军》系列的制作周期长达五年,如今第三部即将和全国观众见面,导演陈凯歌的内心格外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到这个时候感受到一种珍贵的情谊。70多年之后,我们仍然能够记得那些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生命、英勇牺牲的战士们,我很感动,非常感谢我们的观众。”
回首《志愿军》三部曲,陈凯歌一直强调“有关人的故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因此影片将更多的篇幅留给了无名的志愿军战士。
《志愿军》系列陪伴观众三年,许多大家牵挂和讨论的角色也在《志愿军:浴血和平》中迎来了他们的故事结局。谈及成长,演员张子枫表示那块红色的石头就是角色李晓成长的体现:“第一次拿起那块石头的时候,她说朝鲜的每块石头都该这么用,因为她没办法消解掉那些无力;但当她再次拿起的时候,她将石头放到了林队长面前‘我们要知道姚排长为什么牺牲’,那时这块石头意味着和平,李晓坚定了要为何而战。”
演员宋佳则解释了角色林月明对和平的坚守:“林月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战士,她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很有力量的一面。她坚信和平终会到来,我觉得这是她身上最大的信仰力量,林月明这个角色也让我对生命、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敬畏。”
发布幕后群像特辑
在当日发布的“万众一心”三部曲幕后群像特辑中,《志愿军》系列五年的历程以更直观的数据为大家呈现电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109次剧本会议、7761个特效镜头、内景用棚15座、外景搭建近100万平方米、1.1万平方米道具库、1500多人的集结……庞大的数字背后满载着主创们对全景呈现这段历史的诚意,与老兵们合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一幕更彰显志愿军精神力量的强大。
现场还来了两位特别的嘉宾,其中一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杂技队队员何临弟,他13岁时便入朝作战,今年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上,这位老战士流泪的一幕令网友动容。另一位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的蒋昭瑜奶奶。现实中,蒋奶奶曾和哥哥一起赴朝作战,但哥哥最终牺牲在朝鲜,李晓的故事便有蒋奶奶的影子,影片结尾那场迎接烈士遗骸归国的戏也有她的出演。
至于影片何时在香港上映,本地一间发行商相关负责人对大公报记者表示,暂未有确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