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巡演引爆文旅热潮,内地官媒接连点赞这种“现象级”的文化赋能。今年初,《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刀郎的音乐几乎成为一种“传奇”,指出“刀郎演唱会不设主持人,没有伴舞,没有华丽的演出服,包括刀郎在内的全体演职员着日常生活装,去繁就简,让观众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音乐本身,体现出朴素的台风”,并肯定“刀郎的音乐并不一味追求大制作、大投入,听众定位也不限于低年龄层的‘粉丝’,而是力求唤起更广泛的大众共鸣。”
新华社门户网站“新华网”也发布深度报道,高度评价刀郎专辑《山歌寥哉》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认为其给受众带来了非常新颖的聆听感,“从《罗刹海市》《翩翩》《未来的底片》等歌曲中,我们可以听出刀郎强烈的人文情怀。优秀或者说伟大的歌曲,留给我们的是对这个时代、社会和现实的思考,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人性的美,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温度,感受到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旗下“文旅中国”客户端多次在国庆献礼、城市宣传等重要活动中使用刀郎的音乐作为背景,认可刀郎的音乐在促进文旅融合、传递家国情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公报记者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