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逾七千作品参赛 人数增逾五成 第十六届鲁青奖香港赛区颁奖

2025-10-14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颁奖典礼全场大合照。 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华安摄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鲁迅先生诞辰144周年,第十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颁奖典礼暨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于10月11日假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举行。场地同期举办“文化有力量:鲁迅、香港与抗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图片展”,展出珍贵史料影像。

  【大公报讯】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九龙工作部部长祝小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立法会议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课程发展)何燕萍,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总编辑张国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梁毓伟等主礼嘉宾出席颁奖典礼。

  鲁青奖美国社区组委会成立

  今年比赛继续分为写作比赛与书法比赛,并分设母语及非母语组。赛事共收到7082份有效参赛作品,参赛总人数较去年增长55%。

  在致辞环节,周令飞表示,每年佳作都如同一扇窗,让他得以窥见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种跨越时空的回响,正是对鲁迅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何启明提到,鲁迅在国家危难之时以文字激发国人爱国之心,他勉励当代年轻人思考应如何为国家作贡献,为香港发光发热。

  李慧琼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她的工作目标与鲁迅、鲁青奖的目标一致,即通过文学创作、文化交流等不同的形式,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张国义表示,今年是鲁青奖香港赛区成立五周年,又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这让本届比赛的意义更为深远,让大家思考文学、青年与民族历史命运之间的深层关系。

  美国鲁迅文化传播协会会长许绍理发来视频祝贺,并宣布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美国社区组委会于今年成立。

  “希望为文化传承出一分力”

  典礼上亦举行了“圆桌对话:从鲁迅到当代──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承与共鸣”环节。周令飞分享了鲁迅及其家族在大湾区留下的6个足迹与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郑培凯回忆年少时对鲁迅作品的渴读,“整个抗战期间,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文化人都在响应鲁迅的精神,就是你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白杰瑞表示,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前往内地,内地学者提到“精神”时认为与文明、文学紧紧相依,总会用“鲁迅”举例子。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杭行补充,鲁迅的文学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这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历届参赛者组成的“青语同学会”亦在典礼上回忆举办的一系列文学交流和参观活动,表示由此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典礼期间,还带来获奖青年选手陈思朗深情朗诵鲁迅作品《这样的战士》,非母语获奖者Gurung Navlyn、Lawati Aayus Mingso、Limbu朗诵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录)》等表演。

  参加颁奖典礼的学生也分享了所见所感。毛笔书法高中组特等奖得主、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中五学生陈灔悠表示,她从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书法,发现书法能让她感到平静,这次获奖对她是一大鼓励,希望能为文化传承出一分力。

  沙田循道卫理小学学生杜予娉获得中文写作小学组良好奖,她表示自己这次已经尽力,希望明年再接再厉获得优秀奖。杜予娉的妈妈表示,希望将鲁迅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因为学习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本届鲁青奖香港赛区比赛由鲁迅国际文艺联合会主办,香港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特别支持,鲁迅文化发展中心、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组委会指导,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大公文汇全媒体新闻中心承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