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新加坡与香港的学者、青年学生在“杰出学者讲座”现场合影。\主办方供图
【大公报讯】记者刘毅报道:日前,由进念.二十面体主办“杰出学者讲座”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新加坡艺术大学校长郭建文在讲座上以“当代艺术教育中的创造性张力”为题,深入探讨当前艺术教育的核心议题,阐释创造性艺术之重要性,指出艺术有助探索更丰富的人类情感。
“荣念曾青年艺术学堂”今年于香港为新加坡艺术大学(UAS)推出全新实习计划,邀请来自亚洲传统跨文化艺术家参与及担任导师,希望让香港乃至大湾区、全国,及亚洲华语年轻人系统化学习实验艺术的基本功,从实验剧场“6+1”创意基本元素中,全方位沉浸学习参与,掌握创意入门,装备跨文化、跨界别的实验剧场创作基础及持续学习能力。借此契机,主办方更邀请新加坡和香港表演艺术学府的艺术教育学者,在香港举办“杰出学者讲座”。
助年轻人提升思辨力
郭建文在讲座上表示自己常会被公众问及艺术的概念、作用,艺术教育的作用和艺术教育者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他对此回应道:“艺术和艺术教育应被公众支持,且有公众目的。”对于就读大学艺术专业课程毕业之后的求职,郭建文表示,艺术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亦要让年轻人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全球性问题,“还要具备提出问题和作出艰难选择时,批判性的判断力。”
郭建文续称,艺术的存在,让人们在情感与理性之间,想像力与批判性之间,都能保持一种张力。他认为,艺术教育是探索认识、思考、观看、感受、聆听、叙述和表演的方式。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艺术无可替代,郭建文以新加坡剧场导演郭宝崑的一句话作结:“艺术空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沃土,是我们奇思妙想的温室。”
香港演艺学院校长陈颂瑛担任讲座的回应嘉宾,香港发展策略研究所研究总监郑炳鸿担纲主持人。
讲座结束后,跨文化、跨领域的艺术家刘晓义(新加坡)、松岛诚(东京)及Rady Nget(金边)等带领来自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学生及香港青年演员,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上演荣念曾实验剧场《诸神会:出门须知》,通过与传统表演艺术的对话,在剧场中激发灵感,展开辩证思维的学习旅程,探讨“未来”的艺术发展,展示“荣念曾青年艺术学堂”的交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