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逾170金器珍品呈现3000年工艺 香港故宫馆“黄金缕”特展首亮相北京

2025-10-23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嘉宾出席“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开幕式。\中新社;右图:展厅现场。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22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甄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香港故宫馆”)珍藏的金器精品逾170件(套),时间跨度自公元前15世纪至明代,其中全部展品为首次在内地亮相,部分为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展出,全面展示了中国黄金工艺3000多年的辉煌成就。

  香港故宫馆馆长吴志华表示,这是香港故宫馆第一次在香港以外的城市举办馆藏展。在首都北京的首博展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期待后续这批展品可以到澳洲和欧美国家展出,透过展览,让更多观众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公报记者江鑫娴、实习记者张芮淇

  据介绍,今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将持续至2026年3月1日。展览以“黄金如缕,互鉴为桥”为主题,通过系统梳理黄金在欧亚草原、中原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的生产、使用与传播,揭示金器作为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见证。

  涵盖首饰车饰带饰等多个品类

  展品类型涵盖首饰、腰带饰件、车马饰、礼仪用具等,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其中,公元前15世纪至13世纪的喇叭口金饰,见证了黄金工艺从欧亚大陆西端向东传的轨迹;战国至汉代的卷曲动物纹饰牌,呈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动物纹”艺术风格;唐代金饰则展现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的华丽风采;而辽宋时期的金带钩与头饰,则体现了中原与北方草原文化的深度融合。  

  首都博物馆馆长郭京宁在展览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今次展览是首博举办的第一个来自香港的文物展,也是香港故宫馆在首博的首个展览。展览名“黄金缕”出自五代诗人冯延巳的诗句“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将迎风招展的柳条比作缕缕黄金。

  郭京宁续指,透过展出的逾170件(套)文物,观众可以从4个维度展开4场“对话”。首先是古今对话,观众在展厅内既能看到3000多年前的黄金制品,亦能欣赏到明代的黄金制品。中国的黄金制品在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时期:商周、唐宋和明清时期。“从古至今各个时代,黄金都在被不同的使用,我想这表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其次通过展品可见中原、北方草原民族、西域三种文化的交流,这三种文化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展览的第二个维度──文明对话,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统一性,向内凝聚。三是情感对话。无论是什么时期、什么地域还是什么国家,黄金一般都象征着财富、权力和爱情。最后是工艺对话的角度,黄金制作从拉丝、掐丝、镶嵌等复杂工艺,再到明清累丝工艺,为燕京八绝金器制作奠基,展现了中华文明创新性。

  馆藏展首次在香港以外举办

  吴志华介绍,这些展品均来自香港故宫馆藏梦蝶轩古代金器,是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几十年的收藏,此前无偿捐献给了香港故宫馆。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承载了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史。它们串联起草原与农耕文明、东西方文化的交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物证。卢茵茵与朱伟基夫妇共向香港故宫馆捐赠了近1400件金银器珍品,是该馆2022年开馆以来收到的最重要的捐赠。

  今次展览是香港故宫馆开馆以来,第一次在香港以外的城市举办馆藏展览,在首都北京的首博展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吴志华表示,这亦是香港故宫馆首次与首博合作,充分体现了香港与内地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前景无限。非常期待将来与首博有更多的合作。希望首博的展览可以来到香港故宫馆展出,更重要的是期待双方能携手推进一些国际交流,一同走出去。后续,香港故宫馆将与更多海内外不同博物馆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

  图片:大公报记者江鑫娴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