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赵之境水墨艺术个展“行吟苍穹”

2025-10-31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上图:嘉宾出席香港“境.美术馆”揭牌仪式。左下图:展厅一角。右图:赵之境作品《金光一霎镀千峰》。\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由“境.美术馆”、中国国际水墨学会主办的“境:赵之境水墨艺术展”,昨日在位于黄竹坑道65号的志昌行中心11楼的香港“境.美术馆”举行。作为美术馆揭幕展同样是艺术家赵之境的首个个展,展览汇聚赵之境(原名赵志军)近年创作的近60件水墨画作品,题材丰富多元,山川、花卉,气势磅礴,跃然纸上。展期至12月30日。\大公报记者 刘 毅(文) 蔡文豪(图)

  香港“境.美术馆”于昨日正式揭牌,出席揭牌仪式暨展览开幕仪式的主礼嘉宾包括: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公共艺术院院长杜大恺,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香港立法会议员马逢国,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贝钧奇等。

  香港城市特质赋予创作灵感

  杜大恺作为赵之境的老师,在致辞时表示,赵之境从小在草原长大,之后又定居香港,草原、海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绘画作品展现出一种引人深思的力量,画面呈现宏大气象,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景象,超越具体山水形态,于哲理层面表达人对自然的思考与认识。这是他艺术深化的必然,自古至今,所有杰出艺术家对自然的描绘,最终皆趋向哲理之境。

  金耀基称赞今次展出作品,丰富了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艺术内容,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水墨画,有一种很特别的表现形式。

  谭耀宗认为,展出的画作体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品既反映香港特色,又充满浓郁家国情怀。

  马逢国致辞时形容,赵之境作品蕴含对故乡的追思以及对人生的思辨,题材多元丰富,弘扬中国文化。

  赵之境在展览开幕礼上致辞表示,今次展出作品反映时间、历史、人文等人类哲理命题。在他眼中,香港已经是第二故乡,密集楼宇与山海相连,体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中外文化的互相融合,而这种城市特质又赋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

  赵之境(原名赵志军)是当代水墨艺术家,现担任香港艺术发展局大会委员视觉艺术主席、香港美协常务副主席等职,创作基于“北派山水”,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水墨作品题材多元丰富,涉猎广泛。

  本次展览是赵之境在香港举办的首次个展,是赵之境十馀年来在水墨艺术领域中一个阶段性总结和回顾。

  故乡草原滋养艺术感知

  整个展览分为“大地之歌”“行吟苍穹”“色的诗章”等三大部分──“大地之歌”作品《汇聚》等,体现他对于大地历史感的诠释,山川、河流,皆可入画,气势十足,令人联想到土地的厚重感;“行吟苍穹”包括《海的交响》《逝者如斯夫》系列等,赵之境画星空、画地面之渐变色,充满哲学思辨;“色的诗章”体现的是艺术家本人对于红和绿的执著,如作品《辉煌时代》所描绘之香港建筑,《春风十里》中,红的霞光、绿的树,都是画作主体。

  现场展出《金光一霎镀千峰》《一团和气》《汇聚之七》《逃之夭夭之二》等山水画、花卉题材作品,展现赵之境对故乡广袤的草原和亚洲最完整的火山群地质奇观的勾勒,乌兰察布的红色岩石和碧绿草原滋养出艺术家对色彩的独特敏感,探索文明和时间之永恒话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