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周伯林书画作品展“风生腕下”

2025-11-06 05:02: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主礼嘉宾出席“风生腕下──周伯林书画作品展”开幕及剪彩仪式。\大公文汇全媒体 记者万霜灵摄;左下图:周伯林作品《兰草游鱼》。\大公报记者 郭悦盈摄;右下图:周伯林作品《牡丹寿石》。\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万霜灵摄

  【大公报讯】记者郭悦盈报道:“风生腕下──周伯林书画作品展”即日起至11月9日在集古斋举行。展览呈献60余幅花鸟及书法作品,从笔墨节奏到书卷气韵,展现其于当代语境中对文人画精神的延续与再诠释。

  展览开幕及剪彩仪式昨日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导师、深圳市中国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伯林致辞表示:“香港是我艺术生涯中一片珍贵的‘热土’。许多年来,我在这里工作、生活,深受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感染。香港这座国际大都会独特的艺术气质,以其多元并蓄的特质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艺术视野,让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获得了许多新的创作灵感。”

  以大写意画作为主

  此次展览以周柏林的大写意画作为主。其作品融合不同画派的绘画技法,同时兼顾书法创作,展现笔墨的多重表现力。以作品《兰草游鱼》为例,他借鉴明代文人画的特点,画风细腻而洒脱,表现力丰富,呈现文人的清雅气质;在《平安富贵》中,周柏林进行了牡丹的创作探索,运用线、面、点的组合方式,不仅保留传统笔墨的韵味,也融入现代构成的表达意义。《红梅双雀》吸收岭南画派的用色与构图方法,表现细腻。

  香港文联常务副会长、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现场评价指,画作“展现出温润、尔雅的气势”,流露出齐白石与吴昌硕的风格,既豪迈苍劲,又兼具稳重与太极般的动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花鸟画创作研究室主任张泽石从书法与文化修养的角度肯定周伯林的作品:“作为大写意画家,首先修炼的就是书法,书法若不过关,其大写意绘画的成就不会很高。大写意非常难,它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它是文化的积澱,也是修养境界的体现。”

  联合出版集团总编辑、集古斋总经理赵东晓致辞表示,自己和周伯林相识多年,在艺术创作中,周伯林始终充满自信与激情,风生腕下,游龙惊凤。如今他终于能放下繁杂事务,潜心投入个人艺术创作,愿大家喜欢并支持他的作品。

  出席剪彩仪式的主礼嘉宾还包括:中国书协香港分会主席、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会长及西泠印社特邀社员施子清,《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深圳市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深圳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香港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组主席、香港美协常务副主席赵志军等。

  现场亦有不少本地画家前来观展。画家沈平表示,周伯林的大写意风格在今日创作中已属少见。“大写意在传统水墨中与工笔、兼工带写并列,要求更高,讲求放得开、取舍果断、概括简洁,并非岭南画风所走的路数。”谈及香港艺术文化界的发展方向,沈平认为本地艺坛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各社团及画家创作活跃;但在规模扩大之余,更应注重学术质量,“少而精”地呈现优秀作品,方能巩固香港在全国、东南亚乃至国际艺坛的位置。

  展讯/“风生腕下──周伯林书画作品展”

  时间:即日起至11月9日

  地点:中环中商艺术大厦二楼集古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