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主礼嘉宾出席“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开幕典礼。右图:展厅一角。
“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昨日在孙中山纪念馆举办展览开幕礼。今次展览荟萃粤港澳地区、合共超过60件与孙中山相关的珍贵文物,包括文献和历史照片等。今次展览亦是孙中山纪念馆修缮完毕后面向公众开放的首个专题展览。\大公报记者 颜 琨
今次展览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联合主办,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澳门博物馆联合策划及承办。孙中山与粤港澳三地关系十分密切,他生于香山,在香港求学,随后到澳门行医。香山是他的故乡,香港及澳门则为他提供了西方知识及酝酿革命思想的士壤。
展出逾60件珍贵文物
适逢孙中山逝世100周年,为缅怀这位革命先行者,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联合主办巡回专题展览,阐述孙中山与粤港澳地区的深厚渊源,借此重温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他对祖国的伟大贡献。展览早前已分别于中山及澳门展出,今次展览为第三站。
今次展览分为“粤港澳之缘”“革命再革命”“永恒的纪念”三个部分。在参观过程中,观众可以欣赏到1890年前后被称为“四大寇”的孙中山及友人在香港合照的玻璃底片,以及1911年澳门同盟会会所濠镜阅书报社的历史照片、1912年香港大学邀请孙中山参加开学典礼的信函、1920年孙中山题赠给香港海员的“博爱”条幅、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担任陆海军大元帅的令文以及纪念孙中山的“中山舰”的20世纪初航海鐘等珍贵文物。
开幕典礼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文博)伍志和致辞时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三地的合作与交流进入了历史新篇章。孙中山当年所倡导的团结奋进振兴中华的精神,与今日大湾区共建共荣共赢的理念高度契合。作为大湾区的重要成员,香港同广东、澳门在文化传承方面一直携手并进,康文署亦大力推动粤港澳文博机构的合作,希望年轻一代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我们文化历史的根源,今次展览就是粤港澳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伍志和续说,孙中山说过,“政者,众人之事。”香港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希望大家到时踊跃参与投票。
举办一系列教育活动
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弓伟致辞时表示,中山与香港一水相连,血脉相通。先生曾在此求学求变。香港是他洞察世界、胸怀天下的窗口。今天,我们以文物为媒,回溯那段过往,正是要铭记那份天下为公的担当,弘扬那股振兴中华的豪情。
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致辞时表示,孙中山成长于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在澳门镜湖医院及中西药局等处悬壶济世,并在香港策划革命起义,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奋斗终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繁荣发展而自强不息顽强拚搏。
孙中山曾侄孙及博物馆专家顾问孙必达、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吴春宁、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何惠仪等出席并担任主礼嘉宾。
为配合今次展览,孙中山纪念馆将安排一系列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及工作坊,让公众免费参与。孙中山纪念馆馆长袁赐弟介绍,在展览尾声设计了“孙中山人生大事康乐棋”,通过游戏答题令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孙中山的故事。
部分图片:大公报记者颜琨摄
展讯\“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
日期:今日起至2026年3月31日
地点:中环卫城道7号孙中山纪念馆一楼展览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