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七日谈(海外篇)/用魔法打败魔法\吴 捷

2025-11-09 05:01: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国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内观众参观藏品。/中新社

  特大喜讯:我成功戒掉了手机瘾!

  不久前去眼科例行检查,告诉医生,近来眼睛干涩症状明显好转,因为不再成天盯着电脑和手机屏幕了。他好奇:“怎么做到的?”我一握拳:“钢铁般的意志。”回家一想,感觉不对。戒掉手机瘾,我固然久有凌云志,而且说难也不难,就像很多烟民戒烟一样,之前我已戒过几十次了:尝试用多个“数码排毒”App将手机锁定或屏蔽特定网站,把路由器关掉并藏起来,请家人监督等等。然而,一旦累了、閒了、无聊了,自然而然就去寻找手机;或者工作完成,就解禁社交媒体以犒劳自己:“呀,茸茸的小黄鸭打瞌睡,好可爱!”半小时、一小时由此流逝无痕。所以从前的戒瘾努力,皆以史诗级溃败告终。说自己有钢铁意志,实在是吹牛吹大了。

  手机、碳酸饮料之类,戒之难,在于它们都能给人即时奖励,比如快乐、舒服、放松的感觉。刷屏点赞,气泡捲着恰到好处的甜味,解锁多巴胺,快感直冲脑门。一百年前,inspiration(灵感)的中译曾是“烟士披里纯”。林语堂甚至认为,作文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谈话辩才无碍、机锋频发,“非吸烟不能办到”。一旦戒烟,他举亲身经历为证,顿时嗒然若丧,槁木死灰。我等戒网数十次者,读此当心有戚戚。人之天性是追求快感,进而形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同时,耽于烟草和网络的长期危害,一时却并不显著。譬如,不至于吸烟三天就患晚期肺癌,或刷几小时手机而立刻变笨(认知、思辨能力降低),于是戒之愈难。

  但不必自责。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在进化长河中了解“人”这一物种的莫名其妙。《Willpower》、《Thinking, Fast and Slow》这类科普著作都说,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理智的动物,原始天性一直在影响现代人的判断和决策。当然,这一情形并不能以“好”或“坏”来简单界定,不过它确实说明,想做成一件事,仅凭“钢铁意志”沿路除妖降魔,基本不太可能。

  好了,现在公布我戒掉手机瘾的秘诀:用魔法打败魔法。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必须给自己几个立竿见影、长期有益(至少无害)的好处,取代多巴胺。首先,直接把家中无线网络服务取消,每月立省不少钱财。谁都跟钱没仇,蚊子肉也是肉,对吧?而且,三四天之后,确实感到干眼症状好转,对眼睛健康的担忧亦随之减轻。更需准备好放松、娱乐的其他方式:找出收音机,调到古典音乐台;把几本爱读之书包括漫画放在书桌上,以便随手翻阅,《唐诗三百首》、《古文选读》也拿出来背诵温习;去图书馆时,会顺便下载几期新发布的播客(Podcast),回家慢慢听。如此,深度阅读的时间明显增加,以耳代眼学习、休闲的机会也多了。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进步是扎扎实实、可见可感的,整个人也从浮躁和无聊变得安静和放松了。这也是佛家“戒定慧”三步的日常修炼:自律,从而形成明镜止水般的心灵,进而通向智慧。

  当然,我的手机每月还保留有限流量以应急,可简单查看天气、工作邮件,如此足矣。若需工作,大学图书馆步行五分钟可至。越不盯着手机,也就越没有追逐时事新闻和碎片信息的欲望,因为生活并未因远离网络和手机而缺失什么。本来嘛,就没有那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毕竟,别忘了,我不是总统,几乎没有十万火急、必须当场处理之事,即便有,也轮不到我这种小喽囉级别的去收拾。屏蔽网络后,我更加专注于现实世界,更关心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了。

  或曰:你这不是典型的“两耳不闻”么?呵呵,我原本连自己都管不住,远在天边的种种,我更无能为力。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不过“两耳不闻”并非逃避责任。作为教师,我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近在眼前的学生。世界太大,太抽象,我只愿帮助并影响身边的人,一个个实实在在、求知若渴的人。

  从前读比利时漫画《丁丁历险记》系列,丁丁的宠物狗“雪球”做坏事(通常是嘴馋,想偷酒喝)之前,头顶总会浮现两只狗。一只身负双翼如天使,规劝牠“不要饮酒呀,酒会使狗堕落”;另一只如魔鬼,全身火红,尾尖似三叉戟,怂慂牠“酒味甘美又暖心,去尝尝也无妨”。而“雪球”总是禁不住魔鬼狗的诱惑,害得天使狗哭着离去,自己酒后误事也悔恨不已。人类也相似。人脑中负责情绪和直觉的部分,源自非洲古猿时期甚至更早时形成的原始大脑。而人类在短短数百年间为适应现代社会而发展出的理性脑回路,就常与这个只懂得当下生存和繁衍的原始大脑冲突。比方说,发现食物,是你争我抢吃个死饱(短视),还是贮藏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长远规划)?理性和意志未必总会胜出。即以烟草和手机而论,很多人明知其害而戒不掉,因为烟和手机带来的快感,满足了原始大脑的许多需求。

  不过,两种大脑并不像“雪球”脑中的天使狗和魔鬼狗一般正邪对立。在《国富论》之前,亚当.斯密写过一本《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认为明智的行动应基于理智与情感的调和。我能一下子把手机戒了,正因不但立志执行,还通过获得立竿见影的利益(省钱、养眼、读书多),照顾了原始大脑里的天性和情绪,而不是跟它拧巴纠结。所谓用魔法打败魔法,其实只是理解人类天性,顺性而为罢了。

点击排行